第七十六章 枣 (4/5)
扶苏递上一节竹筒,吩咐道:“这是我给她的回信,你让人送回去吧。”
田安丢下手中的肉干,接过竹筒道:“这就找人去安排。”
忙完这些之后,眼看天色就要入夜了,扶苏就将这些豆苗全部推入了库房中。
夜里,扶苏依旧在书写着对渭南的规划,除却种麦子与其他谷物粮食,其实也可以试着培育一些作物,譬如说水果,大葱,冬枣,柿子。
在保证耕地的同时,多种一些其他作物。
这个时候,当初经常问老秦人如何种地的经验,就能有用武之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渭南的发展远远不止这些。
屋外,正巧有一队换值下来的甲士路过。
而这个时候,油灯的火光照应下,公子扶苏执笔正在书写的身影就被灯火映了出来。
都说公子扶苏勤勉,不论是在咸阳城,还是在这里,都是一样的。
翌日,扶苏重新来到库房发现还是有一些豆芽没有发芽,也有一些豆芽发芽之后又被冻坏了。
扶苏一筐接着一筐地挑选着,将一些坏掉的豆芽全部筛了出来。
即便让田安与李由一起帮忙,筛选这些豆芽也几乎用去了半天时间。
过了午时之后,还要去田地里翻土,将土壤翻一翻,把下层的土壤也翻上来。
光是这两件事,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要不是有这么多甲士帮忙,指不定还要忙到什么时候,如果是寻常人家,光是这些事就几乎占据了他们一天时间。
岁首的这个月过去之后,关中迎来了几个晴天。
现在已不用翻土了,气候也温暖了不少,李由正带着他的人将豆芽移栽到田地里。
田安每天都将驴喂得很饱。
扶苏看着这头被喂得有些肥的驴,当田安将绳套套在它的脖子上时,它的美丽生活就结束了。
田安挥下鞭子,这头驴便往前走,这一走就拉动了那新做出来的磨盘。
为了做这个磨盘,田安每天晚上都在打磨石头。
如果这头驴灵醒一些,它就应该知道,当田安给它喂第一口吃食时,这个老人从头到尾都是带着目的的。
而现在这头可怜的驴,它就要为此付出贪吃的代价。
豆花与豆浆是田安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他老人家常说,等他老得照顾不了公子的时候,就来这里住,在这里度过余生,养一头驴,每天给他磨豆花。
田安总是一边说着这些话,一边将萝卜与肉干喂到这头驴的口中。
今夜的月光明亮,扶苏坐在田埂边,还能听到驴的叫唤声与磨盘转动的声音。
一直到磨出足够多的豆花,田安这才放过了这头驴,让它去休息,明天还要接着拉磨的。
翌日,天刚亮的时候,扶苏端着碗吃着面,一路走到田埂上,看着昨天移栽下去的豆苗。
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太坏,但也有小部分的豆苗坏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