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楚王的噩梦 (2/5)
看着这些文书,扶苏就像是在看一个十分脆弱的文明,接连一个月不下雨河水就会枯竭,就会庄稼颗粒无收。
始皇帝让公子高送来的文书就像是一个个重担,这些重担在告诉扶苏,这个诞生于长江与黄河的文明依旧很脆弱。
这个农业社会依旧很原始,这些文书没有盖印,原本它们应该有丞相府的盖印,没有盖印就说明他们都是抄录下来的副本,这些副本都是要收录起来,放入卷宗库的。
直到夜里,扶苏还在看着这些文书,并且挑选了其中几卷做了一些批注,让田安派人送回了咸阳。
余下的几天,从咸阳又送来的不少文书,扶苏甚至发现了其中有几卷文书是原件,干脆也写了批注。
再之后,送来的奏章依旧没减少,但几乎都是原件。
直到七月的下旬的这天,扶苏处置好昨天送来的文书,让人送回咸阳。
忙完这些之后,扶苏走出小院,见到了青臂与他的工匠扛着一个个的架子而来。
“老汉我按照公子的要求改了改。”
这其实是后世的脚手架样式,本来青臂也会做手脚架,但他们做的脚手架并不高,而且样式也简单。
扶苏道:“现在有多少民夫?”
青臂回道:“公子,如今正是农忙,能找到的民夫也就六十人,还是华阴县的县令给的人手。”
“待夏收,渡过农忙会有更多的民夫。”
青臂颔首。
院内,田安又在哼着歌谣扯着面条了。
近来田地里也住了不少人,他们是真的住在田地里,睡在田地里。
大抵是田地里的粮食,是这些新迁来的民夫所仅有的。
他们刚来到关中时,除了家人与能够蔽体的衣物,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当初张苍选择这些人时,挑选的绝大多数的人就是一无所有的。
直到夜里,当有人去田地里走动,还听到麦田里有此起彼伏的鼾声,麦子就快要熟了,人们守护着粮食,就像是在守着自己的家产。
今夜的月光正好,也没有下雨,扶苏走在黄河边看着月光洒在这片望不到头的田野上,如今依旧是酷暑,夜里也没让人觉得有多凉快。
扶苏觉得幸好,幸好的是当初丞相给了自己三千家仆与几百顷田地。
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粮又有人,真的就没什么事再能难倒你了。
有这份家底作为私产,扶苏认为果然是丞相更加深谋远虑,丞相更懂得大秦的公子需要什么,将来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而公子遇到困难之后需要用什么样的资源来解决这个麻烦。
好在,如今自己所做的事还能依靠那三千家仆与那些田地。
那将来呢,扶苏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又是一阵无言。
总不能回头再怪丞相,怪丞相当初没多给一些?
回到河边的小院之后,扶苏整理着书架,又找到了那个太仆令的铜印,在修建咸阳桥之前,父皇就将此令交给了自己,至今也不知道何用,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