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漫长的酷暑 (2/6)
;言至此处,辛胜望向远处,迟疑道:“今年这么大的雨,照理说还会被淹的,不过公子此地处于高处,大可放心。”
辛胜的心中狐疑,也不顾雨水还在下着,带着斗笠来到河边观察着。
同样在河边观察的还有青臂。
“将军。”
见到对方向自己打招呼,辛胜也笑容相对。
青臂虽说是个工匠,可年轻时也常跟着大军到处打仗。
望着河水一路往东而去,青臂又道:“敬业渠分去了不少河水,让潼关与华阴县不被淹了。”
辛胜道:“当真是好事呀。”
“如此,潼关就能踏实修建了。”
没有敬业渠分去了这么多的河水,就不能让渭河的下游安稳,没有开垦的这万顷良田分去大量的河水,也就没有建设潼关的条件。
曾经田安说过,公子扶苏的所思所虑是极其长远的。
那谁能想到,一条敬业渠会如此造福整个渭南,将来的渭南真的会成为关中的大粮仓。
直到入夜之后,在大雨前离开潼关的乡民纷纷回来了,他们带着自己的家中唯一值钱的衣物,抱着自家的孩子,还有些不相信地走回家中,他们原本以为今年的大水会如期而至,可今年的大水竟然没来,就连河堤都没有被淹。
直到夜色深了这场大雨才停下。
翌日,天边的阳光终于出现了,照亮了这片湿漉漉的关中大地。
商颜山东侧的有一座府邸内,这座府邸并不宽敞,甚至还有一些简陋,这是章邯将军在这里搭建出来的府邸。
章邯用商颜山多余的木料与砖石建了这么一间府邸,府邸内只有三两间屋子与两个草棚。
天刚亮堂的时候,章邯就在自家屋顶上修补着昨晚漏水的几个地方。
他低头看到妻子正给孩子喂着粥,心中忽然一笑,又下了屋顶,一边对妻子董氏道:“修好了,下一次多半是不会漏了。”
“夫人!”
门外传来了一个妇人的呼唤声,董氏将孩子交给章邯,急匆匆去开门,来的是村子里的几个妇人,她们带着一束束蚕丝。
董氏与她们笑呵呵说着话,这里的妇人不需要蚕丝织衣,而只有董氏出身咸阳的董府。
即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这里的蚕丝交易都是董氏安排董家的人手,与咸阳的妇人往来交易着。
“哎呀。”又有一个妇人快步走来道:“章邯将军,大水把暗渠冲坏了,快去看看吧。”
董氏与一群妇人还要仔细收拾蚕丝,章邯往嘴里灌了一口热粥,就带着自己的佩剑急匆匆出了家门。
一路上从商颜山的东面走到了南面的,河渠边站了不少人,他们正在议论着。
“章邯将军。”有些显得矮小的叔孙通从人群中挤出来,朗声道:“来这边。”
章邯大步上前,来到人群的前方,走到河渠边,看到一个个木框已被冲了出来,就卡在了暗渠的出口处。
章邯又伸手试了试水流,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