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由来 (3/4)
夫子,势必要与孩子往来,尤其是刘肥与刘盈这两个孩子,总会有人在耳边念叨他们的身世。
这些事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也是别人家的家事,荆也只是听一听罢了。
荆道:“坐吧,等雨停了再回家。”
才七岁的刘肥跪坐在一旁,他问道:“夫子以前在哪里教书?”
荆回道:“在吴中。”
“听闻夫子是从关中而来?”
“嗯,我是从关中而来,我去过很多地方,教过很多地方的学子,哪里缺少支教夫子,我就去哪里。”
“那夫子来这里也是因此地缺少支教夫子?”
荆道:“我们这些夫子在各地走动,偶尔有人离开,也有人接替,这都是常识,如果我们的人手可以更多一些,就不用这样了,在吴中教书时遇到一个特别讨厌的人,他叫项羽。”
“项羽?”刘肥好奇问道:“他是什么人?夫子为何讨厌他。”
“与你无关。”
刘肥道:“我不想成为夫子讨厌的人。”
荆收起桌上的书信道:“他是楚国的旧贵族,十分固执,又说不通道理,我不喜不听道理的人。”
“那刘肥也不喜这种人。”
荆觉得这个孩子颇为很好学,好学的人不会成为不讲理的人,反倒是会成为最讲道理的。
刘肥忽然道:“夫子从关中来,我将来也要去关中。”
荆也又道:“你去关中做什么?”
“家父有个好友,是萧县令,现在就在关中为官。”
“什么时候去关中?”
刘肥回道:“不知道。”
“去关中读书?”
“嗯,刘肥要成为萧县令那样的人。”
“好啊。”
荆虽不知道萧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在孩子心中这个人该很重要。
看着那一篮子鸭蛋,以及自己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渭南人,此刻荆明白了这篮子鸭蛋的用意。
他道:“只要你能把书读好,将来我与你一起去关中。”
刘肥高兴地笑道:“好呀。”
说完,这孩子高兴地离开了学堂,他还不忘将门关上。
荆又想起了稂说过的话,这里的人们其实都是很朴实的,他们的心里所想也是最简单的。
刘肥此来多半是他父母授意,并且也是为了多一个选择。
泗水亭的亭长刘季怎会不知他这个夫子的来历,并且将来自己也会回一趟关中。
稂还说过,与这里的相处要多听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的需要。
这对支教夫子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