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和睦的冬天 (2/4)
的时候,扶苏需要站在一旁,其实小时候的自己也不懂这些礼仪,都是当年的大爷爷教的。
现在大爷爷也过世了,大秦的赢氏宗室也就剩下自己这代人了。
至于其余的宗室中人,他们也不再过问宗室之事。
现在,扶苏需要将自己从大爷爷那里学到的秦礼教给自己的孩子。
好在这两个孩子很懂事,他们也很好学。
“以后你们要记住这些礼,一代代传下去。”
两个孩子一齐点头。
冬至是岁首,行了礼之后,衡就十岁了,礼也就五岁了。
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能记住多少,说不定出去玩了片刻,就忘了。
今天的天气依旧阴沉沉的,两个孩子需要守在极庙,需要在这里留一夜。
扶苏则在这里陪着他们。
父皇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离开了,多半又有其他心事。
近年来,父皇去北郊行宫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而在北郊行宫多住的时间也越来越久,有时一住就是三两月,还有时来咸阳半月之后,又去行宫了。
扶苏正想着,两个孩子结束了礼仪,便坐在极庙前说着话。
一边喝着茶水,扶苏听着他们的话语,衡正在向礼讲述着有关敬业县读书的。
礼对在外面读书的事很好奇,他也想去读书。
只是他还年幼,等他再年长三岁,再去也不迟。
扶苏思量着,对叔孙通而言,教一个孩子也是教,多教一个孩子,也是顺手的吧。
到了夜里的时候,一家人便在极庙的列祖列宗前用饭。
田安来禀报道:“公子,皇帝已去北郊行宫了,说是北方的军报送来了。”
扶苏颔首没有多问,又道:“你也吃点吧。”
刚说完,礼就端着碗递给年迈的田安爷爷。
接过碗之后,田安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他坐在两位小公子身边,安静地吃着面。
吃完之后,田安便打扫着极庙,直到夜色深了夫人带着两位小公子离开了这里。
而公子扶苏就站在列位秦王的面前。
田安想着皇帝的一生是极其孤苦的,不论是当年为质的少年时期,还是回到咸阳之后。
如今公子扶苏有着如此幸福的一个家,却让皇帝眼神中多了些许笑颜,或许如今公子扶苏一家的生活,也能让皇帝更高兴些。
衡回来之后,要在宫里多住一些时日,也好让扶苏挑选一件贺礼送礼叔孙通。
这个礼不能重,也不能太轻,扶苏拿了一块令牌,这令牌上有太学二字。
建设太学的想法,早就有了雏形,现在的潼关依旧是一个大锅,这个大锅内有着各种各样的人。
但人才是需要挑选的,少年人们读书就需要有个晋升的地方,这个晋升的所在就是太学。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