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还清人情的萧何 (2/4)
bsp; 萧何道:“快赶路吧。”
曹参回道:“是。”
这一次落选的一千人中,有两百人选择了入军,有一百人选择了去支教,余下的都离开了。
离开了也好,总要有人离开了,他会将这一次考试的结果告知天下,以及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是不是真的可以为官。
事实没错,真的可以为官,只是要竞争。
萧何一路走着,他觉得公子扶苏终于达成了他的目的,并且还会以此为大秦的将来打下根基,以后的秦之官吏,就该都是这样来选拔人才。
人才应该是公平选拔的,萧何在公子扶苏的政令中学到了以前没学过的经验。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只有秦能够施行,因历代秦王用人都是看重才能的,而不在意一个人过往的名声,如范雎,张仪。
也正是以前的秦国有过这些人,公子扶苏的这种政令能够得以施行。
这仿佛是一个先天就适合秦国的方略,而且十分契合秦律的用人标准。
萧何心中这么想着,原本就阴沉的天空忽然下起了秋雨。
两人一路跑着来到了敬业渠边的一处草棚中,这里还有几个路人正在避雨。
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商颜山下,再往前就是敬业渠的起点。
曹参拿下斗笠,放下了包袱,用干草铺了铺就坐了下来。
萧何喝着水望着这漫天的远处,关中平原开阔得一眼看不到头,远方的景色都被淹没在雨中,雨声淅淅沥沥。
“看来这场雨三两个时辰不会停了。”有人抱怨了一句,看来也是从潼关去别的地方任职。
曹参看到了熟人,问道:“韩信?”
韩信抬眼看向呼唤自己的人,道:“敢问……”
“我是曹参,我们在潼关城见过好几次。”
韩信摇头,他真的不记得有见过曹参。
曹参比划着,在冬天与夏天,他们见过好几次。
韩信根本记不起来,他在书库当值,每天要见的人数都数不清。
说了好一会儿,见对方怎么都想不起来,甚至都不愿假装认识,曹参觉得此人多少有些不识好歹。
不过韩信的身边有一个女子,她也提着包袱。
两人相依而坐,看起来是一对年轻的夫妻。
萧何道:“是调往何处?”
韩信回道:“我要去云中郡。”
闻言,曹参顿时来了精神,他反问道:“北方草原的云中?”
韩信颔首。
萧何道:“我叫萧何,在渭北任职县丞。”
见对方行礼了,韩信也起身道:“我叫韩信,前往北方云中郡,在军中任职校尉。”
校尉只是一个军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