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先见之明 (3/4)
/>
尽管听着没事,心中还是有忧虑的。
嬴政放下手中的这卷书,又问道:“你想要天下人只读敬业县所出的书?”
“父皇,儿臣从未有想过要禁止天下的学说,建设国家需要人才,儿臣只是想要通过这些书,选择人才,并非说禁止天下学说。”
“嗯。”
见父皇只是应了一声,扶苏也不知该如何答话了
正说着,嬴政又觉得头晕,只能放松着身体,倚着身后的靠背,又道:“李斯一心想要帮你,你莫要辜负了他。”
“儿臣不会辜负丞相,更不会辜负父皇。”
嬴政重新打量着这个儿子,他的眼神比以前更锐利,他的言语也比以前更有力了,这已是个掌握着权力,在秦廷有了巨大势力的公子。
嬴政摆手道:“你且回去吧,朕乏了。”
扶苏行礼告退走出还带着药汤味的起居殿。
殿内,风带着新鲜的空气从窗外而入,嬴政呼吸着空气,目光继续看着眼前这卷书,一想到儿子刚面对质问时,平静的神情,便有了笑意。
烛台的烛火因风吹动有些摇晃,一旁的内侍忙用手护住了就要熄灭的烛火,只是这个做这个动作时,竟看到了皇帝的脸上有了笑意。
是公子扶苏来看望,让皇帝高兴,内侍心里只能这么想着。
如今的潼关学城很热闹,扶苏听程邈说着那里的情况,他说每到饭时那些孩子就会跑向吃饭的食肆,那些孩子的肚子明明那么小,他们吃的粮食可一点都不少,潼关的面每天都被吃完,吃到一干二净那些孩子才会罢休。
司马欣每每提及,都担心潼关城会被这些孩子吃垮。
这若是寻常人家,真会被吃垮的。
这说明当初叔孙通收学子要粮食的举动太有先见之明了,当年他若不这么做,当年的敬业县早就被吃垮了。
扶苏没见到丞相,便问道:“丞相呢?”
程邈还在嚼着饼,他将饼咽下回道:“这两天都闭门不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些天丞相李斯的确像是闭关。
“公子,这是叔孙通所编写的试卷。”
今天来丞相府就是为了等这个试卷了,扶苏拿过试卷看了眼,试卷很简单都是一些诸子百家言论的填空题,都是写了前半句,填上下半句,以及一道论述题,论述的是信陵君与魏王的事。
这道题是要试一试人们对信任的看法。
扶苏问道:“只有一张吗?”
“回公子,大夫子说公子若觉得不够,可以多写几卷。”
叔孙通是一个文人,他的试卷自然也都是以文为主。
如果丞相在这里,丞相会希望叔孙通的试卷题目可以更尖锐一些,譬如说团结建设与列土封王的对比,或者是公平制度下的郡县制与列土封国制之间的差距。
叔孙通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老师,他从来都是教他该教的,他擅长教会他的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