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斯的中年危机 (2/5)
事瞒不住公子,叔孙通早就准备好了书信,他双手递上道:“公子,这是鲁地一些名士送来的书信。”
扶苏拿过书信,继续往前走着。
见叔孙通正要跟上,田安也跟上脚步,走在叔孙通身边道:“是因公子近来收天下书籍,那一车车的书籍送来咸阳的事?”
叔孙通颔首。
田安又道:“这就不对了,这件事是丞相李斯支持,又是公子所为,他们为难你做什么?”
这么一说,叔孙通忽然明悟,他行礼道:“田常侍所言甚是。”
田安又道:“长得好欺负。”
叔孙通尴尬一笑,又不觉得委屈了。
扶苏看罢这卷书,大抵上所写的都是劝说叔孙通重新回鲁地,不要再为大秦做事。
是呀……他们会将叔孙通教书育人的事,打成一件给大秦为虎作伥的坏事。
人心不能细看,越看越高兴不起来。
从蒙恬要北伐开始,整个渭南郡都在为战争付出,现在该回馈这里的人们了。
扶苏走了一圈没见到张苍,道:“张苍人呢?”
叔孙通回道:“去潼关了,听说是司马欣遇到了一些难事,有三天了。”
渭南郡的郡守府依旧很小,也没有要扩建的意思,此地位于渭南县的最北边,也是洛河与敬业渠的入口水道。
这里是保护敬业渠的第一道防线。
扶苏推开渭南郡府衙的大门,又道:“给敬业县的所有人都编写户籍,从此他们都是敬业县的县民。”
闻言,叔孙通愣了半晌,等回神忙行礼道:“谢公子。”
扶苏又道:“往后渭南郡的孩子来你这里读书都不收粮食了。”
“臣领命。”
这口子一开便收不回来了,以后想要再收粮食,恐怕没人来读书,因此现在一旦不收束脩,往后的数十年最好都不收。
现在开口了,就定下了以后,一旦再改口,人们可能又不会让孩子读书了。
扶苏打算先从渭南开始,慢慢在关中施行,让整个关中的孩子都可以不用束脩,进行蒙学,这就是打破私学最好的武器。
其实私学本不用禁止,要消灭他们只需要建立一个教学的体系,就足够了。
先前扶苏也考虑过,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意思,甚至想过用别的办法。
但见过了蒙恬的战报,蒙恬大将军那赶尽杀绝的战争作风。
还有父皇与丞相李斯的决心。
扶苏看过了太多太多,也许在其他人看来父皇不必要南征,因南征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可对父皇来说,这件事现在不做,以后恐怕再难有人去做了。
蒙恬北伐,近乎杀光了河套全境的匈奴人,他若不这么做,恐怕匈奴人真的就越过长城了。
因此,扶苏觉得杀鸡就要用牛刀,有些事尽管会做得不够好,会做的有瑕疵,即便是过火了,可至少这么做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