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观音迁像 (3/4)
他背后鞘中的归尘剑,那代表“开阳武曲”锋锐金气的银白宝石,竟毫无征兆地轻轻震颤了一下,发出一声极微弱的、唯有他能听见的清鸣!一股极其细微却尖锐的警示意味,如同冰针刺入他的灵觉,指向非常明确——城东方向!
那里,是台州府城隍庙的所在。
赵清真目光微微一凝,心中了然。此事果然还未完结。他安抚了老僧几句,承诺日后若有余力必来相助,便辞别众人,步履看似从容不迫,实则迅疾异常,径直朝着城隍庙的方向行去。
越是靠近城隍庙,那股异样的感觉便越发明显。城隍庙乃一地阴司主宰之所,掌籍亡灵,监察善恶,本该是香火鼎盛,庄严肃穆之气笼罩,寻常游魂野鬼绝不敢轻易靠近。但今日,这庙宇周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冷清与萧条。并非无人烟,也有三三两两的香客进出,但那股源自神道本身的、应有的煌煌威严与勃勃生机,却仿佛被什么东西遮蔽压抑了,显得有气无力。
庙宇主体建筑似乎并无大碍,但赵清真的神念却敏锐地捕捉到,位于后殿一侧的一处偏院——当地人口中颇为灵验的“王总管祠”——气息格外紊乱。
这位王总管,据传是前朝一位极得民心的本地父母官,清正廉明,兴修水利,造福一方,死后被百姓感念,自发立祠祭祀,就附在城隍庙旁,百年來香火不绝,颇为灵验,求子、求财、求平安者多有应验。但此刻,赵清真目之所及,那祠庙矮小简陋,门庭油漆剥落,显然久未修缮,祠内光线昏暗,蛛网尘封,供桌上空空如也,冷灶凉灰,显然香火已断绝很久了,与前方城隍主殿的境况截然不同,更迥异的是供桌前方靠近墙壁的地方没有神像!整个祠庙里一尊神像也没有!
但这并非关键。关键在于,这废弃祠庙的周围空间中,残留着一种极其强烈的、新近产生的空间扭曲感与淡淡的、却品质极高的鬼气!仿佛不久前,这里发生过一场剧烈的能量冲突,或者有什么东西被强行从此处剥离了出去!这种残留的波动,与他之前感应到的阴冷能量并非同源,却更显诡异。
赵清真拦住一位在庙前慢悠悠扫地、面色愁苦的老庙祝,稽首问道:“福生无量天尊。老居士请了,贫道想打听一下,这王总管祠…为何如此冷清破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那老庙祝吓了一跳,抬头见是一位气质出尘的道长,叹了口气,左右张望一下,才压低声音,心有余悸地说道:“哎呦,道长您可别提了!这王总管祠…唉,邪门,邪门得很呐!早就没什么香火喽!”
他顿了顿,继续低声道:“不过说来也怪,就在前些日子,有个从温州来的大木材商,运了满满几船的上好杉木,本想出海贩到南洋去赚大钱,结果您猜怎么着?刚出海就遇上大风浪,差点船毁人亡,只好灰溜溜折回咱们台州港避风。那木材泡了海水,急着脱手,可一时半会儿哪找得到买主?正急得跳脚呢!”
“结果就在前天夜里,那商人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穿着旧官袍、看着就很威严正派的老者,自称姓王,对他说:‘台州府衙仓库年久失修,近日连雨,库藏危急,府尊正暗中焦急寻购良木,汝速将木材运至府衙后门,自有管事接应,必不致亏本。’那商人将信将疑,但想着死马当活马医,便依梦中所言,天不亮就把木材运去了。嘿!您猜怎么着?那府库的官儿正为此事急得上火,一见这么多现成的好木材,喜出望外,立马高价全部买下了!那商人可是因祸得福,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
老庙祝说得口沫横飞:“那商人觉得是神明保佑,赶紧来城隍庙烧香还愿。四下打听,才知这旁边还有个王总管祠,进来一看那塑像,嚯!竟跟他梦里那老者一模一样!他以为是王总管显灵指点他,感激得不得了,当场就许下大愿,要出资把这破祠修葺一新,再塑金身!”
“这不是天大好事吗?”赵清真适时问道。
“好事?唉,祸事这才开头呢!”老庙祝一拍大腿,脸上恐惧之色更浓,“就在昨天…对,就是上官老爷下葬被雷劈的那天下午!工匠们都请来了,家伙事都备好了,刚把旧祠的破门烂窗拆掉,准备清理地基动工…突然!就毫无征兆地,平地刮起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