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五章  母子斗法 (5/5)

椅做女皇帝,供大臣们朝拜。冯太后就让明堂空着,只有到特殊的日子,比如祭祀的时候,才让小皇帝拓跋宏坐上去做做样子。没有皇帝上朝,冯太后一样把政务处理妥当,甚至比拓跋弘处理得更好。就这样冯太后重新掌握了朝廷的大权,拓跋弘无计可施只好继续摆烂,潜心于研究佛学了。

    冯太后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是因为她平时就已经拉拢了许多朝中大臣,她舍得金钱,有事没事都拿钱赏赐朝臣,赏赐巨万,例如宗室大臣拓跋丕就是她的拥趸。朝廷内外到处都是她安插的眼线。

    李䜣在献文帝诛杀李敷兄弟这件事上是举告之首,出了大力,得到献文帝的宠信。皇帝下诏褒奖李䜣,说他是“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当今之老成也。利上之事,知无不为……”献文帝让李䜣参与军国大事的决议,使得李䜣权倾内外,百官无不纷纷攀附他。献文帝越是宠信李䜣,冯太后越是积怒难抑。

    延兴六年(476年)5月,平城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治安事件,有一群盗贼攻入李䜣同宗族人李英的家宅,大肆烧杀抢掠,表面上看,只是一伙犯罪分子的偶然暴行。不过献文帝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不是一般的治安事件,他为此专门下诏彻查此事。

    如果查出此事与冯太后有牵连的话,冯太后与献文帝之间的斗争必然是公开化了,那么必然导致朝臣也会公开站队,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冯太后阵营,另一个是献文帝阵营。如果斗争持续下去,哪个阵营的人会越来越多呢?必然是皇帝,皇帝富有春秋,皇帝亲自掌权才更具正当性。争斗下去,胜出一方当然是皇帝了。意识到自己与皇帝的势力平衡已经被打破,冯太后要做的是快刀斩乱麻。还未等到查出结果,7月20日,献文帝就在永安殿中暴崩了。

    冯太后的寝宫,铜雀灯在夜风中摇晃,将冯太后鬓边的珍珠步摇映出细碎寒光。一更梆子刚过,宦官刘宝佝偻着背跪在沉香木屏风后,“陛下近日染恙,咳喘频作,哀家敕令太医熬制汤药一剂,尔当亲呈御前,俟其服下,不日可愈。”

    冯太后用汤匙搅动碗中汤药,琥珀色药汁还冒着热气。

    刘宝布满老年斑的手背微微发抖,他潜意识里觉得这服药并不简单,但他没有理由拒绝不送,因为他平时没少得到太后的好处,衣服、鞋袜、吃食,甚至金钱,冯太后都会送给他。永安殿的烛光在百米外的宫墙上投出摇曳的阴影,二十三岁的太上皇拓跋弘正在灯下抄写《金刚经》。

    刘宝双手颤颤地呈上药碗,颤声奏曰:“太医已煎治咳之剂,伏乞陛下趁热服之。”

    拓跋弘接过药,鼻间微嗅,蹙眉道:“此药苦杏仁之气隐约可辨,朕实难下咽。”

    刘宝再拜劝谏:“陛下龙体欠安,非此药不可痊愈。若捏鼻速饮,虽苦犹甘,病体自愈。”

    拓跋弘听了刘宝的劝。把药一饮而尽,当温热的药汁滑过喉管时,剧痛从肚子开始。狼毫笔坠地的闷响中,拓跋弘撞翻了青铜灯树。三足鎏金烛台滚落脚边,蜡油在地衣烧出焦黑的洞。他蜷缩在地上,血沫从指缝渗进地衣,忽然想起被赐死的太子生母李翾——原来死亡的气味是铁锈的味道。

    刘宝蹲下身时,年轻帝王的瞳孔已经散开。老宦官用绸帕擦净他嘴角的血迹,突然发现拓跋弘左手还死死攥着一串迦南香佛珠。永安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冯太后带着一个提着素纱宫灯的婢女踏进永安殿,石榴红的裙裾扫过门槛时沾了一片枯叶。

    “弘儿走得可安详?”她弯腰抚过养子冰凉的眼睑,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在烛光下像凝固的血。当卯时的晨光照进窗棂时,太医令颤声宣布太上皇帝突发心疾,而冯太后正在她的寝宫焚毁最后半包乌头粉。知道皇帝死亡真相的人不会很多,除冯太后、刘宝、太医之外,恐怕大家只能凭猜测去推测真相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人在高武,有个玄幻大世界 乱世孤女,苟命日常 一世至尊 盗墓:她自地狱而来冷漠且疯批 我到万界送外卖 冒充太傅寡嫂后,他硬要兼祧两房 国破家亡:我带着皇嫂去逃荒 尘世刀吟 成亲当天,清冷世子花轿前跪断腿
相关推荐: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乱世孤女,苟命日常 盗墓:她自地狱而来冷漠且疯批 冒充太傅寡嫂后,他硬要兼祧两房 国破家亡:我带着皇嫂去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