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日记里的愧疚 (2/3)
了一个让她震惊的名字:“林兰”。祖父写道:“工厂过户手续办完了。我把那条绣着‘兰’字的围巾收了起来,放在她的旧盒子里。这么多年了,我还是没能忘了她。现在又因为我的自私,毁了另一个‘兰’的人生,我真是罪人。”
“林兰?”林舒瑶的脑子“嗡”的一声,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小时候听苏婉提起过,说祖父有个妹妹叫林兰,比祖父小五岁,温柔善良,却在1980年因为一场急病去世了,祖父为此难过了很久,之后便再也不许家人提起林兰的名字。
可日记里的“兰”明明是张兰,与1980年去世的林兰完全是两个人,祖父为什么要将她们联系在一起?难道张兰的名字与林兰有关?还是说,祖父对张兰的愧疚,其实是对林兰的补偿心理在作祟?
无数个疑问在她脑海里盘旋,她赶紧拿出手机,翻出之前保存的家族关系图——图上只标注了祖父林振邦、祖母(早逝)、父亲林正宏,并没有林兰的名字,像是这个人物从未存在过。她又在电脑上搜索“林振邦 妹妹 林兰”,却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只有几条无关的同名人物记录。
“苏婉为什么要骗我?”林舒瑶皱紧眉头。苏婉说林兰在1980年去世,可祖父的日记里从未提到林兰的去世,反而在1998年还提到“她的旧盒子”,这说明林兰或许根本没有去世,而是另有隐情?苏婉隐瞒林兰的真实情况,是不是也与张兰的事有关?
她放下手机,继续翻看日记,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林兰的线索。可接下来的几页都是空白,直到7月25日,才有新的文字,而且是用铅笔写的,字迹格外浅淡,像是怕被人发现:“我把她和孩子安排在城东仓库的小房间里,给了她一些钱,让她别再露面。张管家说会帮我照顾她们,不让任何人找到。我不敢去见她,怕她恨我,更怕自己后悔。瑶瑶,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这些,别怪爷爷,我只是想保住林家,也想保住她。”
城东仓库!林舒瑶的眼前一亮,这正是父亲便签纸上提到的“1998.7.25 城东仓库”!原来祖父在7月25日那天,是去安排张兰和孩子的住处!张管家也知道这件事,还负责照顾她们!那为什么后来张兰会失联?是出了意外,还是被祖父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她赶紧在地图上搜索“城东仓库”,发现这个仓库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文创园,但主体建筑还保留着当年的结构。这意味着,或许还能在那里找到当年的痕迹,比如祖父提到的“小房间”,或者张兰留下的物品。
日记翻到最后一页,日期是1999年10月5日——林舒瑶的生日。祖父的字迹重新变得工整,却透着一丝释然,又带着一丝遗憾:“瑶瑶出生了。是个健康的小姑娘,眼睛像极了她。看到瑶瑶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或许这就是命运的补偿。希望瑶瑶以后能平安长大,永远不用知道这些肮脏的秘密,永远不用承受我当年的痛苦。”
“眼睛像极了她?”林舒瑶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祖父说她的眼睛像“她”,这个“她”是谁?是张兰,还是林兰?如果是张兰,那她与张兰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苏婉说的“早年夭折的孩子”是假的,她其实是张兰的女儿,被祖父和苏婉收养,成了林家的孙女?
这个猜测让她浑身发冷,她跌坐在藤椅上,手里的日记滑落在地。台灯的光线落在她脸上,映出她苍白的脸色和颤抖的嘴唇。她想起相册里那个与自己相似的小女孩,想起苏婉慌乱的眼神,想起父亲暴怒的模样,想起张管家的沉默——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残酷的真相:她可能不是林家的亲生女儿,而是张兰的孩子,是祖父用一场谎言,将她留在了林家。
就在这时,卧室门被轻轻敲响,苏婉的声音传来:“瑶瑶,该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准备生日宴呢。我给你热了杯牛奶,放在门口了。”
林舒瑶赶紧擦干眼角的湿润,捡起地上的日记,快速翻到空白页,装作整理的样子:“知道了妈,我马上就睡,刚才在看生日宴的流程表。”
苏婉没有推门进来,只是轻声说:“别太累了,早点休息。”脚步声渐渐远去,林舒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