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密码的新方向 (2/3)
管家是在暗示她别再追查1998年的事,却还是装作不懂:“没有张叔,就是在准备生日宴,有点紧张而已。”
张管家没有再多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您要是需要帮忙,随时找我。”说完,转身离开了。林舒瑶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的疑惑更深——张管家跟着祖父几十年,肯定知道当年的真相,可他为什么始终不肯明说?是在遵守祖父的嘱托,还是有自己的苦衷?
锁定时间终于结束,林舒瑶深吸一口气,重新坐在书桌前。她拿起日记,指尖在密码锁屏幕上缓缓按下“1983”。按下最后一个数字“3”的瞬间,她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蓝光闪烁了两下,随后亮起一道柔和的绿光,伴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密码锁弹开了。
“成功了!”林舒瑶的心脏狂跳起来,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的第一页,页面上没有文字,只有一张泛黄的便签纸,上面是祖父的字迹,笔锋比平时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的:“若你能解开这个密码,说明你已经找到了‘兴盛’的起点。但记住,起点往往连着终点,真相或许就在你最不愿面对的地方。”
林舒瑶盯着这段话,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期待、紧张、恐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她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翻,第二页终于出现了正文,日期是1983年5月28日,正是兴盛玩具厂成立的日子:
“今日受邀参加兴盛玩具厂开业典礼,见到了***夫妇。***是个实在人,说起玩具厂的未来,眼睛里有光;他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笑起来很温柔,说要让孩子以后继承这家工厂。我看着他们,想起自己刚创业时的样子,心里竟有些羡慕。***说,以后想和林氏合作,我答应了,或许这会是个好开始。”
林舒瑶的指尖轻轻拂过这段文字,祖父的字迹里带着当年的意气风发,与后来日记里的沉重截然不同。她继续往下翻,接下来的几页都是关于林氏与兴盛玩具厂的合作记录——从提供原材料,到帮忙拓展销售渠道,两家企业的关系越来越近,字里行间能看出祖父与***之间的信任。
直到翻到1995年的某一页,文字风格突然变得沉重:“***染上了赌瘾,把工厂的流动资金都输光了,还欠了高利贷。他来找我借钱,说要救工厂,我看着他憔悴的样子,想起当年他眼里的光,终究还是心软了。但我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林氏最近的资金也很紧张,若兴盛倒了,林氏恐怕也会受牵连。”
看到这里,林舒瑶终于明白——祖父与***不仅是商业伙伴,还有着一份难得的情谊。可为什么后来会发生火灾?为什么祖父要匿名收购工厂?张兰的失踪又与这一切有什么关系?
她继续往下翻,日记的内容越来越零碎,很多页面都被划掉重写,能看出祖父当时的挣扎。其中一页写着:“高利贷找上门,说要拿工厂抵债,还要对***的家人动手。兰丫头(张兰)哭着来找我,说要把工厂卖给我,只求我能保住她父母和刚出生的孩子。我看着她怀里的婴儿,心里像被针扎一样——这孩子才刚满三个月,就要跟着家人承受这些。”
林舒瑶的心脏猛地一缩,原来张兰当年是走投无路,才主动提出卖掉工厂!那火灾又是怎么回事?她赶紧往下翻,却发现接下来的几页都是空白,直到1998年7月15日,也就是火灾发生的当天,才出现新的文字,而且字迹潦草,墨水晕开,像是在极度慌乱中写下的:
“火!好大的火!凌晨接到电话,说兴盛玩具厂着火了,我赶到时,车间已经烧塌了。警察说电路老化,可我知道,这不是意外——昨天还见过***,他说高利贷要烧工厂逼债,我还劝他报警,没想到……兰丫头不见了,她怀里的孩子也不见了。我派人去找,却一点消息都没有。高利贷的人来找我,说只要我收购工厂,还清***的债,就不再追究。我答应了,或许这是唯一能保住兰丫头和孩子的办法。”
林舒瑶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原来火灾真的与高利贷有关!祖父收购工厂,是为了保护张兰和孩子!可张兰为什么会失联?孩子又去了哪里?她继续往下翻,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1998年7月20日,也就是收购工厂的当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