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这个江湖,我专治不服 (1/5)
南庆城,神武王朝的心脏。
时值仲夏,蝉鸣撕心裂肺,空气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让人喘不过气。六扇门总部那座巍峨肃杀的深灰色建筑,此刻也像是被这闷热熬软了骨头,透着一股子蔫耷耷的劲儿。
档案司,位于总部最深处、最不起眼的角落。光线吝啬地从几扇蒙尘的高窗挤进来,勉强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埃。空气里弥漫着纸张陈腐的霉味、墨汁干涸的微酸,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被岁月遗忘的沉寂。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乌木架子,如同沉默的巨人,投下浓重的阴影,里面塞满了层层叠叠、几乎要胀破出来的卷宗。这些卷宗记录着神武王朝开国以来,江湖上每一件值得记录的大小事——成名高手的生平、神秘门派的兴衰、血案的现场勘查、悬赏通缉的画像……林林总总,浩如烟海,却又像是被时间的蛛网层层包裹,无人问津。
档案司唯一的活物,此刻正蜷缩在房间最深处一张宽大的、同样沾满灰尘的紫檀木书案后面。
徐浪。
他整个人几乎陷进那张宽大、包浆锃亮的紫檀木太师椅里。两条长腿毫无形象地交叉着,随意地搭在面前堆满卷宗的书案边缘,沾着灰尘的鞋底毫无顾忌地对着门口方向。一身洗得发白、几乎看不出原本是墨蓝色的六扇门低阶捕快制服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领口的扣子解开了两颗,露出一小段同样懒洋洋的脖颈。
他手里捏着一本卷宗,封面泛黄,上书几个模糊的大字:“江南霹雳堂‘火云邪神’雷震天案录”。纸张边缘卷曲破损,显然年代久远。徐浪的目光在那几行吹得天花乱坠的文字上懒洋洋地扫过:
“雷震天,掌出如霹雳惊空,威震江南三十载。其成名绝技‘焚天灭地手’,双掌赤红,触物即燃,曾于太湖之畔一掌蒸干百丈湖面,水汽冲天三日不散,毙敌七十三名……”
“嗤……”
一声短促的、充满嘲讽意味的嗤笑从徐浪鼻腔里溜了出来。他眼皮都没抬,顺手抓起案头那支蘸饱了朱砂墨的兔毫笔,手腕轻抖,动作流畅得像是演练过千百遍。
笔锋如刀,精准地落在那段“一掌蒸干百丈湖面”的文字旁。
唰唰唰!
朱红的字迹龙飞凤舞:
“查:案发时太湖正值百年不遇大旱,水位已降至历年最低。所谓‘蒸干百丈’,实为雷某伙同当地漕帮,趁夜于该处湖底预设大量生石灰及火油所致。湖面‘白雾’实为生石灰遇水反应之热气蒸腾,远观效果惊人。毙敌七十三名之说,经核实,实为雷某为抢夺漕运码头,伙同霹雳堂弟子屠戮漕帮无辜帮众五十七人。所谓‘焚天灭地手’,实乃其常年浸淫火药,双手沾满硫磺硝石粉末,遇剧烈摩擦或特定引火之物即可点燃。遇水则威力大减,甚至可能反噬自身。鉴定:江湖骗子,夸大其词,手段残忍,死有余辜。建议归档‘江湖骗术实录’卷三,编号‘丙字柒佰肆拾壹’。”
写完,他手腕一甩,朱笔在笔架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那本承载着“火云邪神”虚假威名的卷宗,被他像丢垃圾一样,随手丢进书案旁边一个巨大的、敞着口的藤条筐里。
筐里已经堆积了不少类似的卷宗,小山一样。每一本的封皮或扉页上,都留着他那鲜红刺眼、一针见血的批注。这些批注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小刀,毫不留情地将江湖传说中那些金光闪闪的外壳剥开,露出里面或龌龊、或荒谬、或残忍的内核。
“档案司徐浪”五个字,在这些批注后面显得格外刺眼。
“蒸干百丈湖面?忽悠谁呢?”徐浪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懒洋洋地自言自语,声音在堆满卷宗的寂静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生石灰加火油,成本低廉,效果拔群,实乃江湖造假、装神弄鬼之必备良品。啧,老套路了,一点新意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