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种密码 (2/5)
间淹没了李小武。他顾不上收拾满桌的狼藉,也顾不上深更半夜,一把抓起手机,颤抖着手指,对着掌心那颗奇特的种子,从各个角度疯狂拍照!微距镜头下,种子表面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纹路纤毫毕现,如同某种失落的密码。
他点开微信,找到那个备注为“省农科院-周教授”的名字,将照片一股脑地发送过去,然后在对话框里飞快地输入,手指因为激动而不断打错字:
“周老师!紧急!!!我在老家荒地发现一个密封古陶罐!里面全是这种未知种子!形态奇特!气味浓烈陈旧!怀疑是古代辣椒种!求鉴定!!!”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死寂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李小武握着手机,如同握着一块烧红的烙铁,掌心全是汗。他死死盯着屏幕,等待着,时间仿佛凝固了。窗外的虫鸣不知何时已停歇,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脏狂跳的咚咚声在耳边轰鸣。
短短几分钟,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突然!
手机屏幕猛地亮起!来电铃声尖锐地划破寂静!屏幕上跳跃的名字,正是“周教授”!
李小武几乎是扑过去按下了接听键,声音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嘶哑变调:“周老师!”
“小武!照片!你发我的照片!”听筒里传来周教授急促到几乎失真的声音,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沉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狂喜,“天呐!你在哪里找到的?!这…这…这极有可能是失传的‘龙爪椒’古种!明清方志里有零星记载!学界一直以为绝迹了!快!保护好现场!保护好所有种子!一粒都不能少!我立刻带设备和团队过来!立刻!”
三天后。正午的烈日依旧毒辣,无情地炙烤着老河滩荒地。
但与几天前的荒凉死寂不同,此刻这片被视为禁忌的土地上,气氛凝重而紧张。
一片简易搭建的遮阳棚下,省农科院最精密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嗡嗡作响,指示灯不停闪烁。
周教授头发凌乱,眼窝深陷,显然几天没睡好,但一双眼睛却亮得吓人,死死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飞速滚动的复杂数据流。
他带来的两名助手,穿着白大褂,戴着无菌手套,正小心翼翼地将从陶罐内清理出的深褐色粉末和那些奇特的种子分门别类,装入特制的密封容器和低温保存盒中。每一个动作都轻缓到了极致,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
不远处,李小武穿着借来的旧迷彩服,正满头大汗地指挥着一辆临时租来的小型挖掘机。巨大的机械臂轰鸣着,锋利的挖斗狠狠啃噬着坚硬混杂砂礓的土地,泥土和碎石飞溅,在地面上刨开一个越来越深的探坑。
他必须赶在周教授团队离开前,尽可能扩大挖掘范围,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多关于这种神秘古种的线索——比如,埋藏它的古人,是否留下了其他信息?或者,是否还有类似的种子窖藏?
“小武!这边!”一个刻意压低的、带着兴奋的声音传来。
李小武抹了把汗,循声望去。只见周教授的一个年轻助手正蹲在陶罐最初出土的浅坑边缘,手里捏着一个小小的软毛刷,小心翼翼地刷去一小片泥土。
泥土下,露出半截灰白色的东西——一小块似乎是人体的指骨化石!
旁边还散落着几片颜色灰暗、边缘锋利的陶器碎片,上面似乎有模糊的刻划痕迹!
李小武的心猛地一跳!他立刻让挖掘机停下,快步跑过去。
“初步看,像是殉葬坑的痕迹!有碎陶片,还有人骨!”助手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既是激动也是某种面对未知的敬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