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尽其才 (2/2)
有战力的队伍,不仅要整体强悍,更要能让每个人发挥所长。就如能人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能人,相反,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是平庸。
但平庸不代表无能,而只是没有被用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是方宁一直以来坚持的看法。
因此,从队列协同到模拟对抗,他始终在暗中观察,将兵卒与属员的特点一一记在心里,如同在沙砾中筛选璞玉。
在体能突破训练中,除了孙大亮和石城外,方宁一眼注意到了两个身影。
一个是身材魁梧的兵卒赵虎,别人扛着三十斤沙袋跑半圈就气喘吁吁,他却面不改色,还在最后一圈时,伸手帮旁边体力不支的队友托住沙袋,两人并肩冲过终点。
方宁在名册上赵虎的名字旁画了个“勇”字。这是典型的勇士类型,不仅自身战力强,还懂互助,适合培养成冲锋陷阵的小队长。
另一个是身形瘦削的小兵张龙,他爆发力不算强,却极会找巧劲,在跨越木栏时,会先踩着栏柱边缘借力,钻矮洞时,能蜷缩身体减少摩擦,全程速度比不少壮汉还快。
方宁在他名字旁标了“灵”字。这种灵活型人才,适合执行侦查、突袭等需要敏捷度的任务。
到了模拟对抗训练,方宁又发现了几个特殊人才。
负责搭建帆布街巷的老吏王超,本是文职,却在布置场地时格外用心,不仅根据京都街巷的实际宽度调整帆布间距,还在拐角处预留了隐蔽点,连方宁都忍不住称赞他考虑周全。
对抗开始后,王超没闲着,而是在一旁记录双方的攻防路线,最后还递上一张草图,标注出“守方防御漏洞”“攻方推进死角”。
方宁眼前一亮,在王超名字旁写了“参”字,这是参谋型人才。这等心思缜密、擅长规划的人,正是后勤保障与战术参谋的好苗子。
还有个叫马汉的文书小吏,本不必参与对抗,却主动提出“当裁判”。
他不仅能精准判断“淘汰”情况,还能在每轮对抗结束后,清晰说出双方的优缺点。
方宁听着他条理清晰的分析,在名册上也写了个“参”字,不过,和王超倾向于战场分析判断,马汉更是个适合辅助整训、总结战术的人才。
整训结束后,方宁拿着标注满的名册,叫来齐鲁。
“把这些人单独列出来,赵虎、张龙这些人编入我的亲兵队,重点练搏杀与突袭。王超负责整训期间的物资调度与场地布置,马汉协助我整理训练复盘。”
齐鲁接过名册,看着上面清晰的分类与标注,恍然大悟。
“原来大人在训练时,就已经在选人才了!”
方宁笑了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让队伍发挥最大的力量。咱们要练的不只是兵,更是能独当一面的骨干。将来不管是查案还是应对变故,这些人都会是咱们的底气。”
齐鲁佩服得五体投地,不间断地彩虹屁吹捧方宁。
方宁嘿嘿一笑,道:“行了,你小子不就是想知道自己怎么个定位吗?在这些科目当中,体现不出来你的价值,你的价值,是在情报收集整理方面,有空儿,我会亲自提点你。”
齐鲁大喜,连忙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