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幽灵重现 (6/8)
的代码注释,翻译过来就是:你很强,但你不是我的对手!
指尖悬停在冰冷的键盘上方,细微的震颤仿佛成了指挥中心里唯一活着的脉搏。
祝一凡紧闭着眼,屏蔽掉身后几十道几乎要将他穿透的焦灼视线,屏蔽掉郑铮喉结每一次压抑滚动的吞咽声响,也屏蔽了屏幕上那串代表死亡倒计时的、无情跳动的猩红数字。
他的意识沉入一片绝对的黑暗。
恍若四年前的那个夜晚再次降临。狭小的作战室,空气里弥漫着机房特有的臭氧味和浓咖啡的焦苦。屏幕上,代号“幽灵”的对手如同真正的鬼魅,在防火墙的迷宫中穿梭自如,留下令人头皮发麻的轨迹。
那是祝一凡职业生涯最漫长的一个夜晚,也是他第一次触摸到“天才”背后的“疯狂”。对方那些攻击逻辑,与其说是代码,不如说是一种带着病态美学的涂鸦,充满了非理性的跳跃和近乎戏谑的挑衅。
幽灵投下的那段乱码,就像他在彻底消失前,于黑暗中投下的最后一丝微光。祝一凡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研究它,试图理解那毫无规律的字符序列背后可能隐藏的密钥。他尝试了所有已知的编码转换、逻辑解密模型,甚至翻阅了大量关于混沌理论和密码美学的资料。结果,一无所获。它就像是顽童随手在沙地上划下的痕迹,除了混乱本身,似乎没有任何意义。最终,那份记录被封存进一个加密的角落,成了他技术生涯里一个未能解开的、略带耻辱的谜题。
此刻,在幽灵之环那冰冷、精密到令人绝望的几何迷宫前,那段被尘封的、如同孩童涂鸦般的乱码,却如同被投入滚烫岩浆的冰块,瞬间融化、沸腾、在他意识深处重新组合。
混乱的线条扭曲、拉伸,不再是无意义的抽象符号。它们开始勾勒轮廓,极其模糊,却带着某种诡异的熟悉感...
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系统这个时候蓦然上线,给出一行提示:“生命之轮正式启动,宿主祝一凡一生之敌,欢喜冤家,情人仇人...”
祝一凡头大如斗,不知道这该死的系统在搞些什么?就在他满头黑人问号之际,系统终于不紧不慢地给出了提示:【提示:拓扑结构+;任务,打败幽灵!奖励:指定踢踏舞,可以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指定任何人跳一段踢踏舞,系统提醒:对穿着无要求...】
是……拓扑结构?不,更抽象,带着某种分形的美感……像是…像是某种晶体的原子排列?还是某种远古壁画上简化到极致的符号?
有了系统提示,如同被一道闪电划破心头黑暗,祝一凡猛地睁开眼,布满血丝的瞳孔死死锁定屏幕上疯狂变幻的湮灭之环模型。那无数旋转、嵌套的立体几何体,其内核旋转的频率,其应力分布的节点…与那段“涂鸦”线条的弯曲度、转折点之间,存在着一种近乎荒谬的、非逻辑的对应!这不是数学,至少不是现代计算机科学所依赖的严密数学。这是一种…内心的执念,一种根植于个体潜意识深处、对“秩序”与“混乱”独特认知的美学关联。
“混沌拼图…原来是这样玩的。”祝一凡几乎是无声地念出了当年幽灵在代码注释里留下的那个词。原来它并非简单嘲讽,而是钥匙本身。
懂了!
键盘上的手指动了。
不再是之前那种密集流畅的敲击,而是变得异常沉重、缓慢,每一次落下都带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像是在薄冰上试探着落脚点。输入的命令也变得古怪异常,充满了不合常理的函数嵌套和变量赋值,逻辑链条看似断裂扭曲,却隐隐指向幽灵之环模型中那些最不稳定、最不符合经典几何的畸变节点。
“他在干什么?!”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忍不住低呼,声音因为紧张而变调,“那…那语法是乱的,根本通不过编译!全是无效指令!”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