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深渊墓场 (2/3)
bsp; 袁冰立马不乐意了,对着通讯器怼道:“钛合金倒是结实,用得起吗?不懂就先别质疑,你们对碳素纤维制品的强度根本就不了解,而且从韧性上讲它更是比玻璃钢还优秀。这个安全屋的原理是一种‘柔性防护’,简单解释就是,对待猛兽袭击,要么是让其撞钢板,要么就是让它撞安全气囊,对后面需要保护的人来说效果一样,但气囊却是比钢板要轻多了吧?我保证,除非你们遇到了巨齿鲨,不然这东西绝对有效!”
既然袁冰都这么说了,凌浩他们也不好质疑什么,搭好安全屋之后便也凑到教授那边看他们找到了什么。
各种“菊石”的壳多到让人眼晕,还有就是一些手指粗细,手掌长短的针状物,若非这东西不中空,还真可能被当成小“杆菊石”的壳呢。
教授说道:“看样子这里的‘菊石’有很多,不过它们也算是小型的猎食者,真正维持着这里食物链基础一环的应该是这个。”说着,教授从艾德琳手里接过两条已经发白,开始腐烂的小鱼,一条明显就是常见的小型鱿鱼,华夏南方的渔民称之为“小管”,另外一条是一种大眼睛身体扁平的小鱼,看上去有些怪异,凌浩二人都没见过。
“这鱿鱼可不是现代的品种,它们的触须比现代的鱿鱼宽大得多,而且吸盘内有倒刺,是标准的‘白垩纪罗氏鱿’,只不过它的大小只有它们白垩纪时期同伴的五分之一。另外这条小鱼便是白垩纪海洋中最常见的‘长鳍支叶鱼’了,成群结队出没,基数庞大,是‘矛齿鱼’和‘尖吻鲑’这类中型鱼类赖以生存的食粮。你看到的这些针状物体,有的是‘矛齿鱼’的牙齿,有的是‘剑射鱼’的牙齿,还有一些粗壮点的,是‘弓鲛’的脊刺。”教授边说边将一些完整的样本装进随身的小箱子里。
田勇则是扔过来一颗眼镜片大小的鲨鱼牙齿道:“这条鲨鱼至少也有4米长了,我说得没错吧?”
教授拿在手中看了一下道:“这颗牙齿在这里已经有些年头了,是属于刺甲鲨的。”
一番探查下来,的确没有发现有爬行动物类的任何遗骨,在教授的再三坚持之下,“石头蟹号”也来到了这片水域。众学生们轮流出舱,在“安全屋”的保护下继续对海床底部进行发掘。不断有新的白垩纪物种被发现,甚至还有一些被认为在白垩纪已经灭绝的生物也被找到,一些从未被发现,谁也不认识的全新物种竟然也出现了两个。
莱文斯教授兴奋得手舞足蹈,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都笑成一朵菊花儿了。他拍着凌浩的肩膀道:“凌浩先生,我想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往上探一探,毕竟一直接触的都是骨骼和残骸,还是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啊。”
凌浩无奈一笑,他知道莱文斯教授现在尝到了甜头,接下来九头牛都是拉不住他的。好在这里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水生恐龙,危险性比预期的要低,说不得只能带着这位教授上浮,去看看活物,不然他是绝对不会甘心的。
“可以,我的意见是,只乘坐‘皮皮虾号’,留下皮特,我们五个人一边减压一边缓慢上浮。这样一来,万一遇到什么危险,即便是潜艇出了故障,我们也可以出舱应付。原则上您和艾德琳只拍照就好了,若要捕捉活体生物,由‘皮皮虾号’上的机械臂来完成,你们不要出舱。”听到凌浩说他们不能出舱,教授顿时就有点急了,不过凌浩可不打算惯着他,就这么强势地决定了。老人家见拗不过,也只好答应,不然凌浩便要立马撂挑子不干了。
于是,皮特留下驾驶“软脚虾号”,看顾学生们继续在海床上搜集生物样本,而凌浩他们五人则是同乘“皮皮虾号”,开始减压,并一点点的上浮。
海床上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大坑,学生们用抽沙机将表面泥沙抽走,寻找泥沙下的动物骨骼遗骸,一根长长的黑色物体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光露出泥沙的部分便有将近3米长了,直径达到了接近50公分,学生们都很诧异,什么样的动物会拥有如此粗大的骨骼呢?而且还是黑色的。
直到那黑色物体上面出现一排英文字符,一直盯着摄像头屏幕喝牛奶的史思“噗”地一声将嘴里的牛奶全都喷在了屏幕上:“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