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聚兵 (2/5)
nbsp; 北则催促韩李两部在稳住战线的同时,尽速将主力转用到河北方向。
此时还不是攻略幽燕的时机,最好是能把女真主力,拦在河北决战。
这样他们的补给会更加困难。
若是一味在幽燕攻城略地,就怕女真大军趁机逃了。
让他们回到了金国,再打就难了,尤其是燕京城和古北口还在女真鞑子手里。
东则遣出传骑,催促大宋集中兵力,做出与女真军决战之态势!
这一仗他们也要参与,不该因为追击时候屡遭败绩,就不敢向前了。
定难军和女真鞑子一样,都是百战精锐,整个战场的军情传递体系和指挥体系,不是大宋能比的。
女真人是在灭辽的十几年间,慢慢养出的体系。
而定难军,则是在灭夏过程中,形成的。
若是论打仗的时间,其实定难军还要更长一些,因为在西北宋夏之战,百十年从未停过。
陈绍手下的定难军将士,大部分都是宋夏之战的参与者。
这军情传递体系和指挥体系,要涵盖幽燕、河北两个战场。
河北局面就近,还多少有些把握。而燕地方向,是否建立了防线,是否能保障后勤通畅,各路人马深入到了幽燕哪里?
本来这些军情,都是直接送到陈绍的桌案前,作为每日的军报奏文来处理的。
但是局势到了这个地步,显然情报系统已经跟不上了,需要传递搜集的情报太多了,越远的地方就越是如此。
为此陈绍不惜再次派遣了广源堂的一大批探子,前去河北、幽燕,这些都是他极其珍视的情报特务,这时候却不值钱一般,一股脑地抛洒出去。
至于生死安危,就各安天命了,爱兵如子,用兵如泥,才是合格的统帅。
陈绍坐在巨大的桌案前,上面摆满了各种文书。
朱令三姐妹中的老二,金叶儿站在书案前,背对房门微微垂着头,替他整理已经处理完的文书,光洁的玉颈像天鹅柔美而优雅。
她之所以能获得这个岗位,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不识字。
老大金沫儿喜欢看书,甚至还会写诗词,虽然水平不高,但是还算过得去。
老三金乐儿是陈绍的掌中宝,见了面就要抱在怀里那种,闲暇时间特别喜欢教她念书识字。
唯独老二金叶儿,一看书就犯困。
陈绍看了这封汴梁官家来信,心里也嘀咕起来,顿时觉得,这些事似乎真有点蹊跷。
在这个时候,来这么一封信,难道是为了麻痹自己?
赵桓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不过自己从未收到过魏礼的示警,这赵桓有这个本事,能瞒过魏礼和蔡京这两个老狐狸么?
陈绍不太相信他有这个心机和城府。
但是为了稳妥起见,陈绍还是写了封信,询问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