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站队 (3/7)
/>
一个河东,每年不知道要为大宋贡献多少的财富,如今全都归了西北蛮夷。
“我备下些许礼物,你们去挑选精干甲士,送至汴梁,我自有用处。”
在大名府另一处宅子内。
杨可世踱步到桌案边,在椅子上坐下来,在这短暂沉默的独处中,杨可世没有感到一丝惭愧和懊悔。
他的手正放在胜捷军的印上,这时下意识用力地将它按在桌案上,一丝怒气从他的瞳孔深处泛了上来。
杨可世一直在前方作战,虽然战绩不佳,但是在宣帅手下的时候,他们也曾满腔热血,在战场上舍生忘死。
伐辽一败,胜捷军和宣帅一起,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诚然,宣帅和胜捷军有过错,但是过错全在宣帅么?
杨可世心里非常明白,汴梁一些人在玩‘弄’权术!
他们将前线的将士,当傻子一样摆布,将军国大事当儿戏一样对待。
大战在即,他们却抽调出军中的低阶武将,换上朝中权贵子弟。
伐辽收复幽燕的功劳,哪是他们这些贼配军能享用的。
你祖上三辈都是种地的,要么就是战死的老卒,在西军中豁出命,也就博个低阶武官。
这就是你的命,伐辽那么大的功劳,你配拥有么。
杨可世叹了口气,他不知道宣帅为什么要同意。
京中那些蠢货不知兵,宣帅你是知道的啊,难道你真就如此轻视契丹么。
杨可世虽然败绩很多,但他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摆烂的。
守燕山,他确实打不过完颜宗望,但又有几个人能打过完颜宗望?
他态度的转变,正是发生在童贯被杀之后。
不光是他,童贯死后,整个胜捷军都丧失了战斗意志。
你别管童宣帅对其他人怎么样,为人如何,是不是巨贪。
他对胜捷军是真的没话说。
如今宣帅死了,他们这些宣帅的亲军,失去了原本的倚靠。
在大宋,就像是无根的野草,飘到哪就在哪落脚,也没什么斗志。
因为胜捷军中,大多数的将士,都是童贯收养阵亡将领幼子。
童贯抚边十年,这些少年经过十年左右的培养,成长为忠于童贯的亲军。
所以他们大多也没有什么宗族观念,只知道忠于宣帅。
生世浮沉雨打萍。
杨可世身为胜捷军如今的都统制,他的地位很尴尬。
首先因为童贯的原因,他不被宋廷认为是自己人。
大宋如今几个武将,在各地募兵练兵的,都是朝廷的心腹重臣,得到了充分的提拔和重用。
比如说以前郁郁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