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胜利 (4/5)
吴敏看着前方的战报,脸色阴晴不定。
在他们这个小团体里,有一心为国的,那就是李纲和宇文虚中。
也有一心为己的,那就是耿南仲,如今已经另投他人,算是实现了目的。
有一腔血勇,但是见识和能力都不足的,那就是内宦邵成章。
但是这个吴敏,是个实打实的投机分子,一辈子都在投机,醉心于权势。
原本的历史上,这位大宋重臣,在女真撕毁盟约南侵,徽宗赵佶丧胆,准备传位赵桓,自家为太上皇逃到金陵苟安的时候。
吴敏当着赵佶的面做忠勇状,说什么宁死不愿奉诏,陛下如何能弃汴梁神都而去
这般姿态,直接把赵佶给架住了。
表面忠勇的吴敏,背后却顺水推舟的荐举当时负天下之望的李纲,自己不敢去承担责任。
又借着李纲的口说赵佶最好还是传位太子,如唐时天宝故事。
最后更老着脸皮,参与草传位诏书。
赵佶让他进位门下侍郎,辅佐赵桓,这时候吴敏的投机本色显露无疑,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就任,一心要随赵佶巡幸金陵,躲开此刻兵凶战危的汴梁城。
若是汴梁得保,他在赵桓面前也有草诏禅位拥立之功,李纲等人又是他举荐的,不难从金陵卷土重来。
而汴梁若不保,则拥赵佶在金陵复位,他又赢了,直接赢麻。
他这这一些骚操作,是典型的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把大宋文官士大夫中,那种官场的蝇营狗苟的风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后来赵桓难得聪明了一把,就是不同意赵佶巡幸金陵。
为此他不惜让出皇宫,自己入居龙德宫。
但是这不耽误吴敏因为前面投机成功,进位少宰,知枢密院事,仍然重臣。
可他也困在汴梁,等于是稍微有些失算,因为留在汴梁就有危险,随时会被鞑子俘虏。
意识到自己有危险之后,原本的主战派、一力推举李纲的吴敏,再次摇身一变。他开始极力主张与女真议和,而且比其他议和派走得更远。
他主张把黄河以北,都要尽割于女真!
这番做派,根本就是不管不顾了,很难让人相信他不是故意的。
就是要别人弹劾他,好趁机离开汴梁,不然根本没法解释,缩在后面搞了一辈子阴谋的吴敏,突然不要名声了,成为了最激进的投降派。
最后他得偿所愿,被贬黜涪州安置,成功躲过了靖康之劫。
这下却让他捡了一条性命!最后在南宋建炎年间又得与他惺惺相惜的赵构重用,安然卒于任上,后代富贵潇洒。
这就是投机的大宗师,官场上这些事,算是给他玩明白了。
这也是精明的大宋士大夫精神的一个极致,是两宋软弱的根源。
吴敏把自己关在书房,派小厮在门口守着,不允许任何人打扰自己。
他提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