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气度、用人 (6/6)
陈绍奔走的时候,身份地位甚至还是高于陈绍的。
一门心思干大事的人,身上就像是有光环一样,经常吸引一些比他地位高的,跟着他干事业。
历史上的创业集团,大多都有刘光烈这种人,你说他们是提前下注,其实纵观他们的事迹,未必有这种智慧。
纯属是被魅魔吸引了。
陈绍如今,不光是他自己,整个定难军的那种精气神,都吸引着许多民间豪杰加入他们,共谋大事!
听到他说定难军这个战绩,刘光烈呵呵一笑,也不主动说蔡攸的事。
“前线将士用命,确实有些战绩。”
蔡京有些心寒,自己体面了一辈子,临了却要为了儿子,向武人低头。
他虽然有些理财的能力,但处事却是正统的大宋文官做派,再聪慧的人也要受限于时代,跳不出这个思维。
宋承五代乱世之后,太祖得国于孤儿寡母之手。立国之时,遍地豪强草莽,为了维持稳定,根本不敢有大的兴革,将五代末世所有混乱的政治制度几乎全盘继承了下来。
而且那时候宰相赵普的能力也有限。
为了防止别人也来个黄袍加身,赵匡胤刻意扶植五代时地位不高,只能看武人脸色行事的文臣士大夫阶层,用以压制武夫辈。
加恩之厚,百世莫及。
这个风气一旦形成,就再也转不过来,除非是再来一场改朝换代。
“请你帮我转告明远,若是肯留我那不争气的儿子一命,我蔡京还有些用处。”
刘光烈听到这里,有些诧异,也有些说不出的难受。
先不管他蔡京是不是奸佞,这份对儿子的疼爱之心,就足以让刘光烈窝心。
自己在汴梁,费劲人情和钱财,把自己的亲爹刘延庆救出来的时候,他依然是那般冷漠。
而六度拜相,宰执天下几十年的蔡京,却能在弥留之际,说出这种软话来。
刘光烈知道陈绍的态度,他是铁了心要杀蔡攸,绝对不会松口。
在心叹了口气之后,刘光烈只说道:“我会替太师传话”
“多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