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进京平叛 (7/12)
扈卫一指前面,声音有些激动:“将主,前面等候之人,岂不是童宣帅?”
王禀浑身一震,举首望去。
果然就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荒凉的小山丘之上,两骑策马而立。
马上一人瘦削英挺,隔得这么远似乎也能感觉到他锐利的眉眼,不是抚边十几年的童贯是谁。
在他身边,也是一员武将打扮,王禀却没有认出来是谁。
秋风正烈,傍晚的风将童贯披着的斗篷高高扯起,为西落的斜阳一照,在地上拉出了长长的影子。
童贯对别人怎么样不提,对王禀绝对是有知遇之恩,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这次更是一力作保,要他担任伐辽的先锋大将,未来功劳簿上,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错,从童贯到王禀,再到下面的士卒,很少有人觉得他们伐辽会败。
大辽在他们眼中就是一间破房子,自己去踹上一脚,大辽就倒塌了。
王禀一扯缰绳,飞也似的驰出,身后十几名亲随扈卫都紧紧跟上。随行大队人马,虽然未奉号令不得擅自脱离行军队列,却都小声传着兴奋激动的话语。
“宣帅来了,定然是有大事!”
王禀靠近之后,在马背上抱拳道:“宣帅,不知召末将等前来,有何吩咐?”
童贯笑着摆了摆手,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黄色的布帛来。
拿到手里之后,他脸上的笑意一扫而空,变得冷漠无情,大声道:
“王禀接旨!”
王禀等人赶紧下马,单膝跪地,抱拳听旨、
“省枢密院急奏,京营禁军都统制何灌,阴结党羽,密谋举燧。朕闻震骇,如临渊壑。
夫禁卫者,社稷干城,朕素推心置腹。何期枭獍负恩,敢怀枭镜?此辈不诛,九庙奚安!
以卿忠贯日月,勇慑华夷。昔平夏贼于横山,今当靖难于畿辅。
特授虎符,总摄殿前司、侍卫亲军;凡京畿诸道兵马,悉听调遣。
可便宜行事,枭逆酋以儆效尤。所过州县,粮械立供,敢迟误者军法从事。
朕惟尔断鳌立极,速涤妖氛。功成之日,裂土侯封,朕不吝赏!
故兹诏示,星驰就道,想宜知悉。”
王禀一股热血翻涌,整个人难以收拾起自家激动的心情,起身上马拔刀:“兄弟们,进京平叛!”
——
汴梁城中。
汤汤汴河,从西水门入汴梁,经金梁桥过旧郑门,过龙津桥,过相国寺桥,最后自东水门而出。
在东水门外水道之侧,有一处已经颓塞的旧河道遗址,是数百年前汴河流经的所在。
几百年下来沧海桑田,只残留下一些当年修筑的土堤模样。
这是隋朝时侯留下的故物,此处景象,在汴梁城左近也算是一个有名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