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陈绍之心 (11/12)
/> 回到宥州三天之后,陈绍就设计出新的军服。
他拿着让手下人去做出来之后试试。
如果合适的话,就开始招募女工,大量缝制。
做软甲硬甲的材料,宥州都不缺,麻布也可以从中原大量采购。
陈绍越来越发现,这定难五州,实在是块宝地。
想干什么,都特别顺利。
西夏之所以能和大宋坚持这么多年,定难五州实在是功不可没。
这地方实在是太全面了。
处在农耕和游牧的交界带,具体来说就是黄土高原北缘和鄂尔多斯高原南缘的交接地带。
有毛乌素沙地、无定河河谷、横山山脉这些天然屏障!
这种地形在军事上简直完美:沙地像护城河一样阻碍大规模骑兵冲锋,山地又便于修要塞,河谷则是骑兵出击的通道。
再看资源,大宋朝官员哪一代不是恨得牙痒痒——这地方居然有铁矿和盐池。
尤其是青白盐,质量好成本低,走私到宋境内导致宋朝官盐都卖不动,北宋还专门为这个搞过盐法改革。
战马更是核心资产,所谓“地宜牧养”说的就是鄂尔多斯草原,党项骑兵“铁鹞子”就靠这里的优质马种。
它还是丝路贸易的隐藏节点,掌控这里既能收商税,又能获得中亚的铁器、骆驼等战略物资。
打了这么多年,西夏早就把这里,培养出全民皆兵的体制。
起队伍也快。
原本制约这里的最大因素,就是大宋时不时来打,而且还会封锁商道。
如今大宋也觉得陈绍是自己人,还指望着他挡住西夏,自然不会设置壁垒。
这块宝地最后一道枷锁,就此打开。
颁布完这道政令之后,陈绍走了出去,心中并没有因此轻松。
统一军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需要用些手段,给自己手下这些兵马上上强度。
否则面对刚刚掀翻大辽,气势如虹的女真人,就怕上来被打蒙了。
陈绍收拢军心的方法很简单,没有什么诀窍,他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诉其他军头。
但是能学的,估计不多。
因为他的秘诀就两个字:满饷
别的都是虚的。
如果非说还有第二条,那就是有功真赏。
这两样,其他军头都学不来,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官位和土地去封赏。
他们还要喝兵血,吃空饷,来维系自己那个利益团体。
贸然做出改变,他们内部就要分裂,说不定会被灭口。
陈绍能这么做,是因为他刚刚打下一大片,原本不属于他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