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1993年展望 (4/6)
择了经商,牧野市内也是开启了不少店铺。
要说最热烈的,还得是百货大楼、超市这些东西,会在93年逐渐兴起。
就去年胖东来开始,林一峰就知道牧野市不下五家商铺正在改造成超市,准备从胖东来手中分一杯羹。
对于这事,林一峰并不担心。
未来胖东来能屹立那么多年不倒,靠着的就是他们的口碑。
有东来管理这事儿,胖东来不可能被其他超市挤压市场份额。
“有事情?”
林一峰表情严肃,继续追问了一下。
赵友明也是很坦然地解释着。
“最近有文件下来了,让我们准备管控粮食的价格,我提前通知一下你。”
“这事儿大概率是稳的,上面人很在意这个事情。”
“但是具体的我还不清楚,还要等到年后。”
“现在还没有开大会,我们也只是收到了通知。”
“林少,你稍微小心点,这事儿估计没有那么简单。”
林一峰听后皱起了眉头。
在跟赵友明客套了一会儿以后,他也是挂断了电话,努力回忆93年有关粮食的事情。
就在这时,林一峰注意到了手头的报纸。
他看着报纸上提醒年后牧野市《供销社》将开展活动时,林一峰一拍大腿。
“对啊!”
“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93年除了林一峰之前说的几件事情,还有一个足以改变社会生态的事情发生。
那就是93年废除了粮票这个东西。
这个在国内存在了接近四十年的制度,也是在93年彻底宣布了“票证时代”的终结,也标志着国内从“短缺经济”逐渐步入到了“过剩经济”的阶段。
从十多年前的“经济双轨制”开始,到92年左右,大部分商品已经开始由市场价格来决定。
就算胖东来生意十分火爆,但在柴米油盐这方面,老一辈还是更愿意拿粮票去供销社兑换,而不是直接从市场内购买。
最主要的是,这个事情就是发生在93年的二月份。
从那时候开始,供销社就不需要粮票也能购买东西,到最后供销社逐渐退出市场的舞台。
要不是赵友明提醒林一峰。
林一峰恐怕忘记了这个大事儿。
当天中午,林一峰就找到刚刚在浴场内睡醒的东来三人。
“东来,你今天下午从财务调三十万,在胖东来多囤积点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
“青衣,你负责帮你东哥找人帮忙搬货。”
“老郭,你现在就去找好仓库,调点钱囤积面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