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正统七年(6) (3/4)
p; 早已起身的刘谌,听完这些,立时就作揖拜道:“臣在这些时日,一直在抓紧完善对应制度,确保想参与榷关总署所举竞拍群体,必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从他们之中角逐出的,必然是能妥善解决一应下派所需的。”
“嗯,卿办事,朕还是放心的。”
楚凌将奏疏放下,打量着刘谌说道。
对刘谌,楚凌是信任的,其是有一颗玲珑心不假,但大事上不糊涂,对于自己交代的事情,更是极为上心。
陵邑从大的层面,是构建一座座笼子,好定期将地方上一批批特权群体,用各种名义集中过来,连带着他们的财富也会汇聚过来。
楚凌自是知晓,这样做会使地方难以有大发展,但对他想做的事,地方上保有一个安稳的秩序,让底层群体能好过些,这就足够了。
至于别的,暂时先不要想。
而这些被迁移来的人,则代表着大批资源会朝大虞腹地倾斜,这对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无疑会受到极大刺激与发展。
商品想畅销,必须有市场。
没有市场,一切白扯。
楚凌要以虞都、京畿为核心市场,以此在整个京畿道治下,打造一个直属于皇权统治下的基本盘,而这个基本盘,是紧密围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展开的,这件事要能办好,则大虞将有大的改变。
随着领域产业的增多,涉足产业的工匠学徒增多,则代表着这一带会呈现虹吸效应,以此使人口、粮食、各类资源等源源不断的汇聚过来。
楚凌从不否认,这会使该制下,催生出一批新兴势力群体,甚至监管一旦不到位,会出现新的盘剥底层的利益群体。
但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
不做,如何解决?
再者言做这件事的同时,楚凌还会着手做很多事,比如对外征伐,比如税改深化,比如土地改革,比如……这些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却呈相互影响之势的,继而在对应历史站位下一起发力,推动着大虞不断地向上攀升。
“对长陵邑令,卿可有人选举荐?”
想到这些,楚凌收敛心神,看向刘谌说道。
咯噔。
一听这话,刘谌心下一惊。
他不知这是天子的试探,还是真想叫他举荐。
“臣…”
刘谌显得有些结巴。
见刘谌如此,楚凌嘴角微扬,显然他看出刘谌想多了,对此,他却没有说什么,想叫马儿跑,就要勤喂草。
在陵邑这件事上,毫无疑问,陵邑令的权势不小,这其中也将牵扯到利益输送,这是无法避免的。
该有的监察,肯定要有。
不过有些事,不能做的太狠,尤其是此前从没有过的,适当的要有些政策空间,不然怎么叫人做事?
现在的长陵邑令,之后的阳陵邑令,永陵邑令,这会成为大虞政坛极特殊的存在,为了将此事做好,长陵邑令署的构架,是楚凌亲自操刀的,涉及到的层面很多,将所有能涵盖的都涵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