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镀金 (2/5)
接触的人或事,远比熊严要多太多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这段时日所起风波,特别是廉政总署、榷关总署、锦衣卫、御史台等有司先后传讯、逮捕一批中枢官吏,这使中枢有司,从三省,到六部,至诸寺众监等,可是有不少人被抓了。
其中抓的最多的,那绝对是徐黜一系的。
尽管对此,虞都及京畿等地,对此议论的很多,可谓是讲什么的都有,但唯独在中枢层面,却没有人在公开场合提及过此事。
在中枢任职,没有这点警觉,那注定是走不长的。
仅是廉政总署、榷关总署、锦衣卫传讯与逮捕一批批官员,有意无意的在避开已死的徐黜,就不难看出些门道了。
廉政总署的执掌者,是睿王徽。
榷关总署的宗宰,是武安驸马。
锦衣卫的指挥使,乃是臧浩。
这三位跟天子的关系,那还用讲吗?
他们做的种种,势必不会影响到皇权威仪的。
而徐黜这个人,生前做了什么,不管是结党的,还是没有结党,那都是心知肚明的。
天子脾性怎样,满朝文武更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
虽说徐黜的死很突然,是染疾病逝的。
可这并不代表天子就会由此放过。
这涉及的就深了。
但凡警觉的都会联想到后宫,也正是联想到这一点,他们却也不敢再深想下去了,这不是人臣能妄加揣摩的!!
在这中枢之上,很多时候你不能只想一个层面,这是需要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的,由此再去做出判断与选择。
“科贡抡才乃是我朝国策要事。”
在短暂停顿后,张洪动了,抬手朝御前作揖,语气铿锵道:“今岁在我朝十六道要召开考试,以为我朝遴选一批新才,然在臣看来,科贡抡才,涉及到十六道考试乃是要务急务,需陛下亲裁定夺才是!”
楚凌没有说话,笑着看向张洪。
他就喜欢跟聪明人交谈。
自己是什么想法,那都是一点就透的。
如果涉及十六道的主副考官,真想跟张洪探讨商榷的话,那在熊严提及此事时,大可与之商榷即可。
毕竟人是吏部尚书,举荐一些人,出任十六道主副考官,这是在人职权范围内的。
但是楚凌并没有这样做。
“臣这样讲是有原因的。”
见天子不言,张洪继续道:“在正统四年,陛下出于国情的考虑,改会试及殿试,使我朝科贡抡才更为完善。”
“而至明岁,我朝将再召会试及殿试,这对参与考试的学子而言,将会是一次盛况。”
“但站在国朝的角度,既召会试及殿试,那定要真正遴选出一批英才,以叫他们在中枢观政后,放任到各处担其职责才行。”
“卿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