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章 被上眼药,对于下一个项目的设想 (3/4)
br /> 在46年的时候,他们就通过实验室制取出了1400单位的青霉素。
不过在工业化制取上遇到了种种难题,现在都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当他们来到沈阳第一制药厂,见到了秦风的那份工艺图纸后,便如获天阶功法。
不仅在上面找到了高产菌种的工艺,还发现了棉籽饼粉和葡萄糖取代玉米浆和乳糖的工艺图纸。
有了这三个东西,就等于打通了工业化制取的最大难题。
所以他们在见到秦风后,才会一伙人直接涌过来。
大家都是从美帝留学归来的,见面之后还是感觉到非常亲切的,于是便坐了下来。
“秦副局,你在数学、材料和机械工程领域如此出众,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望尘莫及了,没想到在微生物这个领域你也有所涉猎。”
“对啊,我们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天才了,可是在你面前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而已。”
面对汤飞凡、童村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恭维,秦风连忙打住。
“诸位,我觉得我们还是讨论一下青霉素工业化制取吧。
这高产菌种其实就是点青霉菌,我之前就经过了实验,它可以做到有较高产量的同时保证稳定性。
比起现在西方的产黄青霉更加高效一些,是最适合进行青霉素制取的高产菌种。
棉籽饼粉也可以完美替代玉米浆。
葡萄糖虽然会有所抑制,但能够达到乳糖的效果。”
这些东西他们都已经通过图纸已经知晓,所以一个个依旧在认真倾听。
“我还可以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抚顺特钢那边即将出炉不锈钢。”
果然这个消息一出,当即就造成了一片哗然。
“什么?我们有不锈钢可以用了?”
“太好了,有了不锈钢,我们就不需要用陶瓷罐了。”
现在他们发酵的时候,只能用陶瓷罐。
不仅容积受限,而且还非常容易破损,密封性也不是那么好。
现在有了不锈钢,发酵罐和种子罐都可以做的很大。
之前他们用的陶瓷管,最大容量也就不到100升而已。
而在有了不锈钢这种材料的情况下,发酵罐和种子罐的容量都可以突破万升。
单次培育孢子的效率远不是陶瓷罐可以相比的,这也是决定青霉素产量的关键设备之一。
“哎不对啊,我们上个月才发电,抚顺特钢、太钢、唐钢这些厂我们全都问了个遍,他们的不锈钢距离投产都还早着呢。”
忽然这个时候汤飞凡反应了过来。
“我也想起来了的确是这么回事。”
张维申闻言若有所思看了一眼秦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