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我们结婚了(求首订) (5/11)
可以说是一切都在摸索当中前进。
就好像现在一样,侯书明他们之所以愿意请赵满仓来授课,就是因为他传授的养牛技巧对大兴农场有用。
啪啪啪!
由于赵满仓讲得确实很精彩,刘玉才主动鼓掌,带动了其他饲养员也跟着鼓掌。
不服不行,人家赵满仓确实有两把刷子。
一边讲课,赵满仓一边默默地查看了一下系统经验值。
确实在节节攀升,这东西,赵满仓是来者不拒。
就在他认真讲课的时候,远处这边,侯书明正在陪着几位贵客参观大兴农场。
很不凑巧,袁海昌、潘宇恒、朱振东等贵客是临时要来大兴农场参观学习,侯书明之前也不知道,否则的话,也就不会让赵满仓改天再来讲课了。
“侯同志,那边就是你说的养牛技术培训吧?”
袁海昌指着正在授课的赵满仓他们这边,好奇地询问。
侯书明点点头,“对对对,我们昨天就已经邀请了这位钢铁厂的赵满仓同志来给我们大兴农场的饲养员进行.”
“老潘,老朱,不介意的话,我们也过去听一听?”
大兴农场,牛栏前的空旷处,赵满仓就这么给饲养员上课。
说好听点就是非常接地气,实际上就是没有专门用来培训的教室,所以直接现场授课就可以了。
简单又干脆利落。
赵满仓看到了侯书明他们这些领导,因为他们的穿着本来就不一样,都是白色短衬衣和中山裤或者的确良材质的裤子。
跟大部分工人穿的工装完全不一样。
何况,袁海昌、朱振东、潘宇恒他们这些个领导,气质也跟普通人不一样。
所以看到他们这些领导靠近在最后排听课的时候,赵满仓还是冲他们微微点头。
站着听了大半个小时的袁海昌等人,心中惊讶不已。
他们表面上云淡风轻,但不时地点头就已经说明他们对赵满仓十分认可。
特别是赵满仓时不时地还讲到南北方养殖的不同点,并且与之进行对比。
基于南方的气候特点,在南方养牛确实比北方稍微好一点,别的不说,仅仅只是食物这一块,北方就被南方吊打了。
因为南方的草料实在是太多了,都不需要怎么额外折腾,人工成本都降低了许多。
特别是南方的水牛,直接包一个盆地似的养殖场,把出入口给围起来,里面的水牛就基本上不用管了。
半小时之后,朱振东他们离开了,并没有继续往下听。
“侯同志,刚才这位讲课的年轻人是钢铁厂的对吧?他也是饲养员?”
接下来的参观时间,袁海昌他们就打听起了赵满仓,言语之间不乏对后者的夸赞。
尽管他们只是听了半小时的课,但随着侯书明把赵满仓的大致情况说出来之后,袁海昌、朱振东他们都纷纷惊讶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