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五大飞机制造厂 (6/10)
/> 这两款战斗机的所有零部件制造设备,小到一个微不起眼的螺丝钉,大到发动机叶片、飞机蒙皮制造工艺等生产设备,赵满仓都带回来了。
所以,他完完全全能够满足国内这五家飞机制造厂的设备需求,并且还多出来一套是留给腾龙工厂的。
而赵满仓想要的东西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单位需要把他们的大学生名额给让出来,并且还需要给十几二十名技术员给到腾龙工厂这边。
腾龙工厂才刚刚起步,比五八年才刚成立的长安飞机制造厂还要差劲。
底子太差,想要制造飞机,那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赵满仓早就有了全盘规划,以黎明发动机制造厂为首的国内五家飞机制造单位,他们都有不少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放在他们自己单位内,那就是太浪费了。
所以赵满仓想要抽调一部分,为腾龙工厂的飞机制造分厂创造条件,否则的话,就算有技术和设备,没有技术员的话,那也只能够干瞪眼。
仅靠甘广德手下的那点人,想都不要想。
那为什么赵满仓要这么多技术员呢?
举个栗子就知道了,一九五八年的时候,黎明发动机制造厂,也就是410厂,根据莫斯科提供的爱尔德-95技术资料开始试制涡喷6发动机。
顾修群、吴正雄他们这些领导都参与进去了,然后是在一九五九年三月份由国家鉴定委员会鉴定验收、批准投产。
但实际上,涡喷6发动机一直都没有通过100小时的试车测试,直到一九六一年的时候才开始实际批准生产。
然而,经过多年改进,直到一九七二年的时候,才将涡喷6发动机的试车测试提升到两百小时的标准。
另一个例子,那就是成飞工厂,他们则是在去年,也就是一九六二年开始试制涡喷6发动机,并且在同年九月份试制成功。
可实际情况也一样,根本没有办法达到两百小时的试车测试。
属实是非常落后,只能说是技术资料不行,以及那些莫斯科专家们也是不太乐意教导。
当然了,六零年年中的时候,莫斯科专家就已经全面撤离了东大,所以很多东西戛然而止,致使很多项目停工,全靠自己来的话,确实是强人所难了。
依托这部分技术底子,赵满仓现在拿出来这么多技术资料、生产设备,多点开花的话,搞不好真的能够让东大的战斗机制造技术提升一个大台阶。
只不过,人都是有私心的。
赵满仓当然更偏向于自己所在的蛟龙综合机构,而不是其他单位。
经过将近半个月的磋商谈判,黎明发动机制造厂、国营5703厂、洪都飞机制造厂、成飞工厂、长安飞机制造厂等五家单位,都分别让出三十名大学生名额和二十五名技术骨干给到腾龙工厂。
除此之外,一些资源也是需要作为补偿给到蛟龙综合机构的,比如煤炭份额、钢铁份额等,确认这些之后,这一次的交易才算结束。
其实顾修群他们去找上面领导反映过这件事,毕竟赵满仓这狮子大开口的行为,属实太不厚道了。
但有用么?
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