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技术、反追踪、小包子 (10/11)
那群人搞的事儿,所以不可能是马九恭他们要整他。
既然误会解除,赵满仓当然不会对马九恭他们有什么意见。
“谢谢,谢谢您李同志”马九恭十分高兴,旋即欣喜地搓手,询问能不能先让他们检查一下技术资料?
“当然没问题!”赵满仓闻言,点头答应了下来。
虽然站在他自己的角度,那些技术资料都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赵满仓可是花钱聘请了技术专家帮忙审核过这些技术资料,断然不会出错。
既然如此,给马九恭他们检查一下,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他也不怕对方的检查。
从赵满仓这边接过两大箱子的技术资料之后,马九恭立刻安排专家帮忙抽样检查,确定眼前这些技术资料是真实有效的。
超过两位数的专家们,就在微弱的煤油灯下,抽查起这些技术资料。
“嘶,螺丝钉的制造技术都这么详细?只不过这样的机床,我们能造出来么?”
“天啊,这设计也太巧妙了吧?解放前我就看过好几次美式运输机,此前在半岛战场上也远远看过几次,却没想到它们居然是这样的螺旋桨,这个引擎发动机也太精妙了吧?”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这样的发动机技术对我们来说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思路,唉,可惜了,我们国家的工业底子不太行,人才也十分紧缺,否则的话,肯定能够造出来.”
这些专家凑一起之后,一边翻看那些资料,一边惊叹连连起来。
他们都是航天航空领域的专家教授,当然懂得如何查看这些技术资料。
为了参与这一次的交易任务,他们已经连续两天凌晨这个时间跑来西直门附近了。
而且他们还需要避开那些莫斯科专家,因为这些交易来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绝对不能够让那些莫斯科专家知道,否则的话,徒增事端。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赫鲁尤金他们虽然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但其实也已经不远了。
今天是七月一号,距离十月一号也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
上面也大概猜到了这点,所以已经开始提前做两手准备了。
马九恭和袁玉山他们听到专家们的小声议论,也都惊讶不已。
看来跟他们交易的这位‘李同志’还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说好了是道格拉斯DC-3飞机发动机的技术,就真的这技术。
而且听部分专家介绍,‘李同志’还提供了螺丝钉等不少技术细节的加工技术呢。
“王教授,螺丝钉这样的零部件加工技术,要不要都不打紧的吧?”
袁玉山凑近前,小声询问了一句,结果却是被王教授呵斥了:
“你这个同志懂什么呀?不懂就不要乱说,就算是一枚螺丝钉,那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节最重要,怎么能说不打紧呢?”
“我跟你说这些干嘛?你又不懂!”
几句话下来,袁玉山面红耳赤,尴尬地站一旁,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
不过,王教授的话虽然很粗糙,但却很在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