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一九五九年除夕(求月票) (6/11)
上百万斤粮食的人,几乎没有。
因为野生的粮食供应者,几乎是没有的。
简单来说,现在缺粮食。
或许赵满仓不是很清楚,但吴之贵对这一点可是非常清楚呢。
过去的一九五八年,干旱已经开始出现了。
比如五八年的三五月份,在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两广地区等,都出现了干旱情况,部分较为严重的地方,更是出现了严重干旱,粮食欠收。
夏季的五六七八这几个月,长江下游地区、洞庭湖、鄱阳湖、东北地区等也都出现了部分严重干旱的情况。
粮食欠收已经形成了趋势。
吴之贵接触到的大人物较多,平时也注意看报纸,所以对这些情况十分敏感。
既然已经出现粮食欠收的情况,那么在今年四五月份的冬小麦收成之前,定然可能会出现一波粮食紧缺的状况。
到时候黑市说不定粮食价格大涨呢。
就算粮食价格没有涨上来,以现如今赵满仓九分钱一斤的粮食价格,吴之贵绝对能够赚不少。
“可以,没有问题!”赵满仓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吴之贵闻言,顿时大喜。
同时,吴之贵看赵满仓的眼神,火热无比,又有点看傻子一样。
为什么?
因为九分钱一斤的价格,没人会这么干,只有赵满仓才会这么干,这不是蠢蠢的大傻子么?
不,应该说是送财童子。
然而吴之贵他们并不知道赵满仓的‘苦’,毕竟他随时都能够搞来更多的粮食,当然就无所谓九分钱一斤的粮食价格了。
确定交易地点和时间之后,赵满仓就先离开了。
吴之贵和金福年两人也急匆匆地离开了,半个小时,真的能够把一百万斤粮食,全部运过来四方桥附近么?
他们不知道的是,赵满仓已经先他们一步来到了四方桥附近。
在弘燕东路四十五号院附近,赵满仓找了一圈,确定具体地址之后,然后便马上确定了可以用来堆放粮食的地方。
但是,赵满仓却硬生生地等到了过去二十五分钟的时间,这才来到四十五号院门口。
此时,吴之贵和金福年两人已经在门口恭候多时,并且在他们身后还有十多人。
在赵满仓到来之前,他们甚至还在门口附近张望了许久,结果一直都听不到任何动静,吴之贵还以为赵满仓不来了呢。
没想到还真是见着人了。
“同志,粮食已经运过来了么?”
吴之贵跟赵满仓打招呼的时候,眼睛还看向赵满仓的身后。
但赵满仓身后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怎么可能让他看得清楚呢?
今儿个可是除夕,还是腊月呢,天亮的时间晚得很,差不多得七点二十分左右才会天亮。
“嗯,已经运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