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邀请 (9/10)
r />
自从上次十九号凌晨那次的事情之后,赵满仓对莫斯科人就不会再有好脸色了,即便是第一次跟安德烈拉佐夫见面,他也是面无表情的样子,除了维持基本的礼貌,多一丝的寒暄和客套都没有,更别说热情了。
见面之后,安德烈拉佐夫介绍了一下此行跟赵满仓一起前往莫斯科的人员。
机组人员不需要介绍,而且他们也没有来外交部街工字楼这边。
除了谢尔盖萨柳科夫之外,还有几位莫斯科人,赵满仓都没有记住名字。
上午九点,赵满仓等人集合完毕,然后一起前往南苑机场,准备从南苑机场这边起飞,前往莫斯科。
莫斯科时间比京城晚五个小时的时差,也就是说,京城上午九点的时候,莫斯科是凌晨四点的时间。
两地直线距离是五千八百多公里,按照伊尔十四平均四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直飞的话也需要十四个半小时的飞行时间。
但是伊尔十四客机的最大技术飞行航程两千六百公里,那么中间最少需要中转或者经停两次才可以抵达莫斯科。
所以,整趟行程下来,耗费时间最少是二十个小时以上。
南苑机场,简陋且空旷的候机室内,裴益民正在跟莫斯科那边的几人有说有笑地闲聊着,赵满仓则是看着窗外的飞机。
今天他们要乘坐的飞机是伊尔十四这款中短程民航客机,它是莫斯科伊留申设计局在伊尔十二的基础上设计研发而来的一款飞机,跟当时山姆家研制的康维尔240飞机尺寸类似。
它就是一款活塞式双发运输机,在一九五零年首次试飞,五四年开始投入莫斯科民航航线使用。
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零年这几年时间里,我们总共进口了五十五架伊尔十四飞机,包括客机和货机。
客机有十八座、二十四座和三十二座等三种座位布置,货机内则有二十九个简易硬座。
赵满仓他们乘坐的这一款伊尔十四飞机则是十八座的飞机,舒适度很好,因为座椅相对宽敞一些。
来到这个时代,赵满仓也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就坐上了飞机,并且眼前这十八座的飞机,说起来有点类似后世的那种私人飞机座位数量了。
真要论起来的话,能够在这个时候乘坐这样的飞机,真的就是私人飞机老板的体验了。
当然,舒适度、安全性等等,肯定都不如后世的普通客机,更别说后世那些私人飞机了。
“赵医生,你也是第一次乘坐飞机吧?”
边儿上的戴耀民,略微激动地跟赵满仓套近乎,见后者点头,便马上说道:
“但是我看你好像不怎么激动啊?就感觉你好像坐过很多次飞机一样.说起来,这一次去莫斯科都是托你的福,我是真的非常感激你,要不然我都没有机会出国,更没机会坐飞机了”
此次前往莫斯科,赵满仓是没有想到莫斯科那边为了表现出对他的重视,直接安排飞机全程接送。
或许这里面还有针对上次事件的赔礼道歉,以及他们那边迫切想要学到断肢再植手术的渴望等原因吧。
甭管如何,莫斯科此举,确实让齐正则等外交部街工字楼的领导们都满意了。
并且,赵满仓还从东直门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