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直辖府 (2/3)
助张辽灭公孙瓒。张虞称帝之时,三部大人遣使上贡。
故张虞开国时的外部环境,得益于两汉打击匈奴,抗击鲜卑之故,乃是历代形势最好的王朝。高句丽、羌胡对唐朝而言,只要治理得当,不过小疾而已!
话虽如此,但考虑到长远大业,张虞必须在开国,趁得北疆无强敌之际,抢先占据险要,修好关隘边防,以便后代帝王有迹可循。毕竟依照王朝规律,优秀君王总是少之又少,越前头的君王因时代红利之故,越能具有好名声。
张辽、满宠、徐晃、郦嵩开国四国公各自负责一地区,雍州由郦嵩负责,张辽巡视幽州,满宠督办朔上边防,徐晃远赴凉州。
在张虞与郦嵩闲聊时,在侍从领路下,杜畿趋步至阁台。
“臣拜见陛下!”
“伯侯何事?”
张虞招呼杜畿落座,说道。
“陛下,荆州刺史诸葛亮有疏呈至!”杜畿刚刚坐下,便将奏疏递上。
张虞笑了笑,说道:“何事竟要伯侯亲呈奏疏?”
说着,张虞浏览奏疏,却见诸葛亮在奏疏中汇报了荆州度田、索民的成效。相比扬州爆发的豪强、兵长叛乱,荆州在诸葛亮的政治手段下,除了荆南长沙郡爆发骚乱外,余者诸郡安然无事,唯有几名县令被度田不实而被问罪。
荆州在诸葛亮的度田下,较之前户籍多出十三、四万人口。算上从山中迁出,而被编户齐民的二万家山夷,荆州此番多出近三十万人口。度田的话,大概清算出二十余万顷。
疏中文章上千字,不单有索民、度田之事,另外关键之事便是希望在南郡设立漕运使,并验算运输成本,提议将上游巴蜀赋税运抵江陵,由江陵运达南阳,与荆州赋税一并运输,走武关道至长安。
而因江陵水利通达,为了维护扬、汉二水漕运,诸葛亮提议安排三千漕兵,保护财赋重地,负责每年的赋税转运。
张虞合上奏疏,问道:“伯侯以为孔明见解何如?”
杜畿沉吟良久,说道:“南郡西引巴蜀,南达交岭,北通汉夏,东输江淮,乃大江上下之重镇。孔明欲以南郡为南土中枢之地,畿以为可行。然若以南郡为枢,时聚南土租赋,若有不轨之人,岂不有危?”
“卿所言不无道理!”
张虞微思少许,说道:“不如令南郡直属于朝廷,以便朝廷远治。”
“直属于朝廷?”
杜畿诧异说道:“那南郡岂不与京兆、河东、河内相同,皆为京畿之地。但南郡离京畿千里之外,岂能与京畿之地相当?”
张虞说道:“南郡虽为直辖,但却不与京畿相当,而是与州刺史位同。故不妨将南郡改为江陵府,府中长吏称府尹,与荆州刺史位同。”
南郡既然非常重要,那便不如效仿唐宋及后世的直辖市制度,将南郡单独列出来。一来便于增加郡守升迁后的位置,二来便于朝廷更有效控制当地。
“若依陛下所言,岂不天下诸州中,凡赋税重地、漕运枢纽皆能提郡为府?”杜畿若有所思,说道。
“大体如此!”
张虞说道:“太原山河表里,为代朔重镇,且为龙兴之地,旧时之都城,故可将太原郡改太原府。而河北之中,殷州魏郡为河北赋税重地,控河北大渠,可改为唐兴府。而中原之中,陈留郡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