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生育审判』 (2/3)
对女性罪犯从轻判决,但必须相应降低全体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问题4:你认为在法律系统中性别失衡的主因是?】
【A:能力差异或选择偏好。】
【B:男性在同理心和能力上的欠缺。】
【C:筛选机制与现实遗留问题。】
【D:对男性的系统性歧视,机会垄断。】
【问题5:你认为,以下选项中能最大幅度提升全社会生育意愿的是?】
【A:法制的完善与公平。】
【B:充分尊重女性意愿,彻底打破父权制度。】
【C:发展经济,完善再分配制度。】
【D:减少女性就业机会,回归传统性别分工。】
全部回答完之后,江荷看了一下自己的答案,全都是B选项。
其实在选到一半的时候,她就已经发现了规律。
这五道问题的四个选项,其实分别对应着四种不同的立场,在存在测谎机制的情况下,选了某个选项之后,就大概率会在之后的问题中也一直选。
比如,A选项更偏向于『绝对中立』,也就是对两种性别没有太多的偏向。
B选项明显偏向于『女性立场』,或者说是女权主义者的立场。
C选项则是主要聚焦于『经济问题』,认为经济问题是一切的根源。
D选项则明显偏向于『男性立场』,或者说是男权主义者、平权主义者的立场。
对于一些在性别问题上比较极端的玩家来说,其实很容易选出五个完全一致的选项。
但即便这个规律很容易发现,也很难真的下定决心去违心地乱选。
测谎扣钱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没人知道这游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模仿犯具体是站在哪一方的立场设计的。
假设模仿犯是一名较为传统的男性,对女权主义者十分厌恶,那当然要尽可能避开B选项,即便被扣除签证时间也是划算的。
但反过来说,如果模仿犯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呢?又或者他并不存在明确的倾向,只是想验证一下玩家在游戏中是否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呢?
也可能男权或者女权都无所谓,只有为了活下来左右横跳的人会被审判呢?
那样的话,贸然地用谎言来回答问题,很可能会弄巧成拙,不仅被扣了签证时间,还在游戏中陷于劣势。
在游戏机制不明确、答题时间也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玩家还是只能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来答题。
【根据你的回答,你在游戏中的身份为:『审判长』。】
【另外的三名玩家,将担任『陪审员』。】
【你们四人将共同组成游戏中的『审判团』。】
【现在,请佩戴好桌上的『审判徽章』,拿起『法槌』,耐心等待游戏开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