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2/5)
砚走到最后一排末尾,苏野的蓝光已经在土里圈出个半尺宽的圆,光带边缘很稳,没丝毫晃动。
“老根的主根有手指粗,须根像网似的绕着,”苏野的声音压得低,怕惊飞附近的小虫子——有些虫子会顺着声音爬过来啃真叶,“你用军刀贴着光带划,深度别超一寸,刚好切断须根,别戳太深,主根在下面两寸处。”
她把军刀递给林砚,刀身泛着冷光,刀刃边缘磨得锋利,却特意把刀尖磨圆了些,“怕你不小心戳到块根,圆刀尖就算碰到,也不会划坏。”
林砚握着军刀,指尖能感觉到刀柄的木纹,是老桃木的,被磨得发亮。
她把刀尖贴着光带内侧往下送,只进土一寸,然后慢慢划圈——刀刃碰到须根时,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咬碎干树枝,老野菜的须根比萝卜芽的韧得多,得用手腕发力才能切断。
“这老根应该是去年雨季长的,”她边划边说,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滴,落在光带圈住的土上,洇出小小的湿痕,“那时候雨多,野菜长得疯,根扎得实,现在不挖,等块根膨大,养分全被它抢了。”
苏野的蓝光跟着往下沉,光带紧紧裹着老根的主根,能清晰看见主根上的纹理,像拧在一起的褐色细绳。
“再往深半寸,快碰到主根了,别用刀戳,会断在土里,得换小铲挖。”
突然,光带猛地亮了亮,边缘泛起细碎的光点,“小心!老根须上粘了蛞蝓卵,白色的,米粒大,密密麻麻的,得一起挖掉,不然孵出来,整排的根须都得被啃烂。”
林砚赶紧放下军刀,换成那把裂柄小铲——木柄上的铁丝硌得手心发疼,她把之前磨铲时用的破布再裹厚一层,才敢发力。
小铲刃贴着光带,轻轻撬土,土粒顺着铲刃往下掉,都是半指大的碎块,怕带起大土块埋了旁边的块根。
撬到两寸深时,终于露出老根的主根,褐色的主根上缠着密密麻麻的须根,须根间沾着白色的蛞蝓卵,像撒了把细盐,看得人头皮发麻。
“这卵要是留着,不出三天就孵了,”她用铲尖小心翼翼地把带卵的须根挑出来,放在旁边的废铁皮上,“等会儿烧了最保险,别留一点。”
黄鼬突然凑过来,小鼻子在废铁皮上嗅了嗅,然后往旁边的土扒了两下,挖出只半寸长的蛞蝓——那东西正往老根方向爬,银痕在土面上拖出细细的线,离老根只有一寸远。
黄鼬一口叼住蛞蝓,甩着尾巴往西南角的断墙后跑,回来时嘴里干干净净的,又蹲在林砚脚边,继续用爪子扒土,找剩下的蛞蝓。
张梅蹲在显块根的芽旁,手里的炭笔悬在草纸上,等林砚处理完蛞蝓卵,才把断尺凑到土面。
她用左手按住尺的一端,对准块根的顶端,右手眯着眼看刻度,连呼吸都放轻,怕吹跑土面上的细粒:“长到1寸了!比昨天多了0.1寸,农书里说块根膨大期每天长0.05到0.1寸是正常的,这说明养分跟上了!”
她在本子上画了个比昨天大一圈的块根,块根上的纹路用炭笔描得更清晰,旁边写着“块根1寸,纹路加深,须根环绕紧密”,又在旁边画了个小太阳,标注“晨露足,土湿润”,生怕下次看时忘了当天的环境。
陈溪跟在后面补撒草木灰,这次她没直接往土上撒,而是把灰在掌心捏成小团——每个灰团只有拇指盖大,捏的时候指尖反复搓,确保没有粗渣。
她弯腰时,后背的旧军装布料绷得发紧,动作轻得像怕碰着芽叶:“灰团落在土上会散成细粉,刚好裹住土粒,不会沾到根须。”
补到显块根的那棵时,她特意多捏了两个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