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3/4)
圈圈淡痕。
林砚掀开棚布的缝隙往里瞅,缺钾最严重的那棵芽,叶边的褐点没那么深了,叶色也比之前绿了些,不再是那种发灰的淡绿,连卷着的叶尖都舒展了点。
她蹲下来摸了摸根周围的土,还是湿润的,心里松了口气:“看着是缓过来了,下午再来看一眼,要是叶边不卷,明天就不用补肥了。”
陈溪在棚子周围撒干草木灰,刚撒了一半,突然发现装灰的布包空了。
“糟了,灰不够了。”她皱了皱眉,黄鼬突然往柴房方向跑,没一会儿叼来半袋没筛过的草木灰,里面还混着点没烧透的小柴块。
陈溪笑着接过,坐在石墩上慢慢挑拣:“凑合用吧,把大的柴块挑出来就行,总比没的撒好。”
她挑得很仔细,把能看见的柴块、石子都捡出来,剩下的灰均匀撒在薄荷粉圈外侧,虽然没那么规整,却也形成了一道淡灰色的防护带。
中午浇水的时候,林砚用的是那个带豁口的葫芦瓢,葫芦瓢的底上有个小洞,浇水时得斜着点,不然水会漏出来。
“每棵浇小半瓢就行,土还潮着呢,别浇太多,免得涝着根。”她边浇边说,遇到有棵芽的叶子被晒得有点蔫,就多浇了点水,还用手轻轻扶了扶叶子,“这棵晒得有点狠,多给点水缓一缓。”
苏野在调整棚布的角度,东边的布往回拉了点——中午的太阳直射,怕叶子被晒焦;西边的布留着缝隙,让风能吹进来:“下午要是刮风,就把布再拉回来点,别让芽被吹倒,现在的茎秆还没那么壮。”
下午的时候,张梅突然“呀”了一声——有棵芽的侧芽被风吹断了,断口还沾着点露水,她蹲在旁边,手里捏着断下来的侧芽,有点慌:“这可怎么办啊,侧芽断了会不会影响主芽长?”
陈溪走过来,摸了摸断口,没发现有汁液渗出:“没事,侧芽断了不影响主根生长,咱们给断口涂点点草木灰,能防止感染,以后还能再长新的侧芽。”
她说着,从兜里摸出点草木灰,用手指轻轻涂在断口上,还教张梅怎么涂:“别涂太多,薄薄一层就行,涂厚了反而会烧到芽。”
张梅学着涂完,心里的慌劲才散了些,又在育苗本上补了句:“侧芽被风吹断,涂草木灰防感染,后续观察是否长新侧芽”。
傍晚的霞光染红了半边天,像给天空披了层橙红的纱,倾斜棚的布面被染成了暖金色,真叶在光里舒展着,新叶泛着透亮的绿,老叶的褐边淡得几乎看不见了。
那棵缺钾的芽,叶尖的褐点彻底消失了,新叶还冒出了半寸,嫩得能掐出水;被吹断侧芽的那棵,断口也没见异常,主叶依旧绿油油的,看着很有精神。
林砚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芽苗,想起之前在采石场种土豆的日子——那时候连个像样的棚子都没有,土豆刚冒芽就被虫子啃了,最后只能饿肚子。
现在有棚子遮风挡雨,有草木灰补肥,还有黄鼬帮忙找虫子,心里踏实得很。
黄鼬蹲在她旁边,突然转身往地里跑,没一会儿叼来一颗圆滚滚的野豆子,放在她手心,豆子上还带着点湿土,是从旁边的豌豆地里捡的。
苏野检查完棚架走过来,手里还拿着根松动的竹条:“明天把柴房后面的羊粪肥搬点来,堆了快二十天了,上次我翻的时候闻着没臭味了,应该能用来。给根多补点劲,以后结的萝卜才瓷实,不然光长叶子不长根。”
“搬的时候得小心点,那羊粪肥装在破麻袋里,别弄撒了,咱们就这点存货。”陈溪擦了擦手上的灰,笑着说,“还得用竹筛筛一遍,挑出里面的粗渣和小石子,免得伤着芽的根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