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宁方远调研 (1/3)
宁方远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省委大楼前驶离的车队。沙瑞金和田国富去了林城调研。他轻轻摇头,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手指在桌面上敲击出一段无声的节奏,心里想着:沙瑞金调研也就调研了,随身带个纪委书记要干什么,而且田国富已经来了汉东将近一年了,一个贪污腐化的官员也没有查办,整天跟在沙瑞金屁股后边转悠。
理了理思绪,宁方远突然开口,\"小陈,把最近三年汉东省的经济报告,特别是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部分,全部整理出来给我。\"
陈明伟迅速记下,\"好的,宁省长。需要通知相关部门准备汇报材料吗?\"
\"不必。\"宁方远摆摆手,\"我打算亲自下去看看。\"
汉东油气集团调查组的事情已经在汉东官场引起不小震动,但宁方远心里清楚,查处问题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调查汉东油气集团的事情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引子。作为分管经济的常务副省长,他必须为汉东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之路。
三天后,省政府小会议室里,宁方远与省发改委、工信厅的几位专家围坐一圈。
\"各位,汉东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宁方远开门见山,\"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我们不能指望着一直靠着房价拉动经济增长,也不能等到那一天才想办法。这次调研,我要看三类企业:传统制造、高精尖和互联网。\"
发改委副主任赵明推了推眼镜,\"宁省长,传统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部老工业区,高精尖企业多在省会周边的科技园区,互联网企业则集中在几个新规划的数字经济小镇。\"
\"很好。\"宁方远点点头,\"就按这个思路安排路线。记住,我要看真实情况,不要事先安排好的'样板戏'。\"
工信厅的技术专家张工犹豫了一下,\"宁省长,老工业区有些企业环境比较...艰苦,要不我们重点看几家改造得比较好的?\"
宁方远笑了,\"张工,改造得好的要看,正在改造的更要看。经济转型不是请客吃饭,我们要了解真实困难在哪里。\"
会议结束后,陈秘书递上一份初步行程安排,\"宁省长,按照您的要求,第一站定在汉东重型机械厂,这是老工业区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调研前一天晚上,宁方远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深夜。他仔细审阅着每一家企业的背景资料,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窗外,汉东的夜空繁星点点,如同他脑海中逐渐清晰的经济版图。
清晨七点,宁方远已经穿戴整齐。他特意选择了一件普通的深色夹克,看上去更像一位学者而非高官。
\"小陈,随行人员精简了吗?\"宁方远一边走向专车一边问。
\"按您要求,只带了必要的工作人员和两位专家,共三辆车。\"周秘书回答,\"媒体方面也只通知了省报的经济记者。\"
宁方远满意地点点头,\"记住原则:多看、多听、少表态。\"
车队驶出省政府大院,向城北的老工业区进发。路上,宁方远望着窗外逐渐变化的城市景观——从繁华的商务区到略显陈旧的工业带,汉东经济的层次就这样直观地展现在眼前。
汉东重型机械厂的大门已经有些年头,斑驳的厂牌见证着这家企业的历史。让宁方远意外的是,厂门口并没有迎接的队伍,只有一位穿着工装的中年人在等候。
\"那是刘厂长,\"随行的工信厅干部介绍道,\"这家厂的老厂长,在工人中威信很高。\"
宁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