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想解决问题,就要先把态度拿出来! (2/3)
“什么整你?地是在我名下,在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是不是就要由我来做主?你跟我老娘商量了没用,只有我亲自点头才行!”
“徐大娘,你说两句话啊!”
苦主直接找上了当事人徐大娘,也就是点头答应的那位。
“我……我没说啊!我可没说我能做主,也没点过什么头。”
“你……你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能胡言乱语?”
“你们娘俩,一唱一和把我当猴耍是吧!”
“喂!你说话注意点,我老娘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的着吗?”
“你说她答应了,那好,我问你,立字据了吗?”
“现在是法治社会,凡事都是要讲凭证的!警察同志,你说是不是?”
听到这里,调解纠纷的民警也是听明白了。
没办法,农村里,因为地的问题扯皮的纠纷比比皆是。
但现在这种情况,很明显就是报警的当事人不够警慎,被人给做局了。
而做局的原因也很明显,看着两家目前还是一样的老房子就能明白一切了,嗯,十有八九就是有能力建新房的这一家被另一家眼红使绊子了。
“村支书是哪位同志?”
“警察同志,我是我们村的书记,陈福远。”
“嗯,陈书记,这件事你怎么看?事先你们村里有进行过调解吗?”
“警察同志,调解了,难啊!”
“今天要不是你们来了,估计都得干仗。”
“唉,陈书记,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好处理。”
“如果是道德层面上,那确实是出尔反尔的那家的问题,但从法律层面上,当时确实没留下什么字据,口头承诺不能当法律依据啊!”
“所以,这件事难办啊!”
“而且,我看报警的这位同志,情绪很激动啊,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做出过激行为。”
“是,原本这高高兴兴建新房的事,人家积蓄也搭进去了,结果现在直接给人猝死了,这放谁身上都受不了。”
就在出警负责人和村支书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解决办法时,一旁听了个大概情况的萧承和县长叶帆也交流了起来。
“叶县长,你是政府负责人,这种事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萧书记,这种事确实棘手,既要考虑道德人情,又要兼顾法理,所以一般还是私下调解解决的好。”
“像这几位办事民警,明显就是处理的多了,够老练,所以一直在和村支书商量,明显是倾向于在村内部解决。”
“但我看今天的情形,想调解,怕是……”
“嗯,我也注意到了,建房的那位同志的情绪已经临近爆发的边缘了,就算今天民警在场,当面不会爆发,事后估计……”
“是的,萧书记,这一点是最严重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