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手段 (4/5)
sp; 记者闻言,便又拥去了朱总办面前。
朱总办眉头紧锁,故作叹惋道:“我也不想透露具体细节,但我可以说,在刚才的谈判过程中,我方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并且展现了极大的诚意,暂时没能谈妥,于我个人来说,只是觉得非常遗憾。”
记者见问不出来,便又跑去劳工那边询问。
然而,自从张连富走后,印刷厂的劳工就好像突然哑巴了。
倒也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许多人对现有的复工条件已经很满意了,至于能不能成立西家行,他们并未特别关心,于是便有些茫然无措,只觉得自己好像被人绑架了似的,不小心上了贼船。
其他几个反对者,刚才眼见着张连富被官差带走,此刻也闷头收敛了锋芒。
老孟毕竟不是独身,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其言谈举止,便显得格外谨慎,竟也不肯透露分歧细节。
众记者见状,便只好又去询问江连横。
“江先生,《东三省公报》记者,请问下一次谈判是在什么时候?”
“为了能让印刷厂尽快复工,我们在会场里的原定计划是,今天下午再次举行磋商谈判,但是大家刚才也都看见了,现在劳工那边少了一个人,为了确保劳方权益不受损害,我个人提议,改由明天同一时间再谈。”
说罢,江连横随即转头询问:“朱总办,您的意思呢?”
朱总办不敢有任何异议,但在外人面前,还得佯装沉吟,想了许久才说:“也行,既然江老板发话了,那我就再体谅体谅劳工吧!”
话犹未已,围观看客立时交口称赞。
“哎呀,江老板的为人不愧是这个,真替劳工说话呀!”
“那可不,江湖中人,义字当先!”
“这话说的,人家可是联合西家行的荣誉主席,他要是不讲公道,那些做工的怎么会同意他来调停呢!”
众记者也连忙将这番问答记录下来,紧接着又去询问商埠局的官署代表。
“刘先生,你这次代表公署旁听劳资谈判,请问你有什么具体感想吗?”
刘帮办好拽词儿,当即就把预先准备好的辞令端出来,说:“依我来看,商民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矛盾,事态之所以一再恶化,恐怕还是受到了某些人的挑唆,才酿成这场闹剧……”
记者的提问似乎永无止境,刘帮办的回答也总是老生常谈。
江连横不愿多待,随意推辞几句,便在自家保镖的护送下,先行乘车离开了商会大楼。
另一边,老孟也不愿枉费了张连富的嘱托,于是便带领众人,当即返回奉天印刷厂,召集工友弟兄,准备延续张连富要在厂内筹办西家行的主张。
可惜,事与愿违。
没有张连富摇旗呐喊,众人的心气立马萎靡下来,就算老孟再怎么声明利害,也只能堪堪获得半数支持。
乍一听,人数好像不少,其实大多都是看在往日交情的份儿上,勉强在口头上支持几句罢了。
倘若复工进程继续拖延下去,这些人便会立刻改变主意,没有丝毫迟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