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赵家店 (2/3)
;曲绍扬忽然想起件事来,跟刘东山他们说了声儿,急忙又去村子里,找到村里几个大户。
跟他们说一声儿,最近要严密关注江对面的情况,千万别让那些人跑过来。
谁也不知道那边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万一真的是瘟疫,有人跑过来再把病也传染过来怎么办?
曲绍扬在水洞沟收了几天的货,对方也都知道,这是位有钱的主儿。
人家好心好意提醒,村里人自然领情。
再说秋天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深受其害,对于那些高丽,自然该严防死守,绝对不能让他们过来。
曲绍扬就是提醒一下,人家听不听的,他就管不着了。尽到提醒义务之后,曲绍扬带着人,启程继续往前走。
曲绍扬出来的时候,带了七挂爬犁,刘东山后面又带了五挂爬犁。
两下一汇合,十二挂爬犁,三十来号人,正儿八经的能算是个爬犁帮了。
十二挂爬犁,前后排成一条长龙,飞快的在鸭绿江雪道上行驶。
最前面的爬犁上,挂着一面旗,上头绣着两棵交叉在一起的枪,那是双枪绺子的旗号。
如今的鸭绿江下游地带,双枪绺子那就是老大,不知道多少小绺子巴不得投靠双枪绺子呢,自然没人敢招惹曲绍扬他们。
就这样,众人一路非常顺利的到了安东。
“绍扬,安东也收黄豆,要我说,咱不如在这儿先把黄豆卖了,剩下的,再往营口运。”
还没等进安东城呢,陈允哲就说道。
马爬犁跟马车不一样,相对来说更省力一些。
所以,一挂爬犁能装一千多斤,甚至小两千斤的货。
十二挂爬犁里头,有五挂拉的都是黄豆,这就小一万斤了。
黄豆最沉,之前在江面上走还行,不太费力,换成陆路,就有些麻烦。
所以陈允哲一说,曲绍扬就同意了,反正价钱都差不多,往哪儿卖不都一样么?
“行,全听大哥安排,你说咋办就咋办。”曲绍扬半点儿没犹豫,直接点头答应。
“那咱就往前走,去赵家店儿住下,回头我给你找人来,把黄豆先卖了。”
这一片儿,陈允哲熟悉的很,于是领着人直奔赵家店。
所谓的赵家店,实际上就是个大车店。
自清末东北开禁之后,掀起了闯关东的热潮,无数人翻山过海来到东北这片土地。
然而东北地广人稀,城镇村庄之间相隔甚远,行人往来、物品运输,都不太方便。
尤其是东北的冬季较长,零下三四十度的晚上,要是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能把人活活冻死。
于是,大车店就应运而生。
东北的大车店,具有天然的粗犷性,多数开在交通要塞。
大车店的院套非常大,用一人多高的木头杖子圈起来,旁边有时候还会留出一小块菜地。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