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十七章 前往东江镇 (2/3)

刘山君点了点头,如今广鹿岛的气候很异常,八月的海岛上,应该已经凉爽了,可是如今依然非常燥热,炎炎烈日之下站一会儿,就能晒得滋滋冒油。

    “这样的天气很不错,晒盐的话,估计一两天就可以将晒盐池内的海水蒸发得七七八八了,等从东江镇回来,可以试验制取一次!”

    刘山君心中暗暗想着,然后便嘱咐田毅一些事项,准备回来之后制取海盐。

    当天晚上刘山君带人在海盐工坊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刘山君带着十五名老兵从海盐工坊出发,此时海盐工坊这边为了运输方便,时常停靠着几艘渔船,刘山君直接调用三艘,十几人分乘三艘船只出海,向北航行前往皮岛。

    三艘船只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刘山君站在船头,目光所及都是海天一色,心绪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东江镇。

    当年毛文龙还没死的时候,东江镇可谓盛极一时。据孔有德降金后的口述:投奔东江的辽东难民不下百万,其中常驻东江镇的就有三十余万人。可以说大规模的接收难民也是间接的削弱了后金,从这看,后金损失的劳动力就有百余万,东江镇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而据史料《天启实录》记载:天启五年,东江镇所部官兵达到了十五万人之多,不过受后勤压力及朝廷中大臣们对毛文龙的非议,到了天启七年东江镇减员至十一万,到了崇祯元年兵部核对兵员的时候,东江镇只保留了士卒三万六千人。这几次裁军,也为后来东江镇覆灭埋下了隐患。

    至于到了崇祯二年的时候,袁崇焕狡旨斩杀了毛文龙,但他并没有借机对东江镇进行清洗,所以东江镇实力尚在。不过袁崇焕为了便于以后控制东江镇,却刻意地为东江镇制造了分裂。

    袁崇焕先是把东江镇分为四协,分别委任毛承禄、陈继盛、徐敷奏、刘兴祚四人统领。后又合并为两协,由陈继盛和刘兴祚分领。

    袁崇焕被崇祯帝处死后,接任的孙承宗也继续奉行这一策略,让刘兴祚以副将身份掌管皮岛军务,授予了刘兴祚完全压过陈继盛等原东江诸将的地位。这导致两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恶化,东江镇的混乱也延续至今。

    随后以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为首的一批中下级军官,纷纷带着自己的部属离开东江镇,前往山东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留在东江镇的将官们也不服刘兴祚的领导,反而用他们的身份谣传他们兄弟二人欲叛明投金。

    崇祯四年三月,沈世魁、张焘等将领发动兵变,击杀刘兴治,对朝廷宣布平乱。但朝廷却空降了孙承宗部将黄龙为总兵,令沈世魁居其下,东江镇内部愈发的混乱,当年毛文龙的十几万大军,此时也只剩下不足五千人马。

    至于当下东江镇的代总兵沈世魁,此人虽然不怎么出名,之前官衔也不高,但是他在东江的影响力却很大。首先他是毛文龙的老丈人,他的女儿是毛的小妾,从而被毛文龙称为\"沈太爷\"。据说此女在毛文龙死后,接连被东江总兵陈继盛、刘兴治、黄龙娶为小妾,这三人也都称呼沈世魁为\"沈太爷\",就不知是真是假了。

    另外沈世魁还有个身份,他是个商人,而且还是经营“国际贸易”的,与朝鲜国有很深的贸易往来。

    长期以来东江镇的主要收入不是朝廷派发的军饷,而是靠着沈世魁搞贸易赚来的,也就是走私。

    对于这个沈世魁,刘山君明白最好的结交办法就是送银子,送很多很多的银子,只是现在刘山君手中没钱,仅有的三、四百两银子还要发展广鹿岛,是不能动的。

    所以刘山君索性一两银子的见面礼都没带,只准备以局势利弊说服沈世魁。

    “此人在历史上虽然不是什么猛将、智将,但是在后金攻陷皮岛的时候,沈世魁还能够奋勇作战,并没有逃跑、投降,最终被俘也是慷慨赴死,也算是一条汉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纸人抬棺 九月珠海那年雪在飘 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 阎浮武事 嫡女毒又娇,太子亦折腰 诸天商城:从一人之下开始! 武道崛起 砂之惑星与铁之绿洲 末日青芒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相关推荐:
阎浮武事 嫡女毒又娇,太子亦折腰 末日青芒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离婚后,娇妻哭着跪求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