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多伦城的反击二 (2/3)
;钩子用来钩住铠甲的甲片和绊甲丝绦,把骑士从马上拖下来,用斧子砍死。
钩子的妙用很多,还可以用来勾马腿。
钩子如同鸟类的鸟喙,啄击时,在背后斧头的重力加持下,犹如十字镐一般,可以穿透铠甲。
瑞士长戟木柄长度三米左右,毕竟枪头比较重,太长了不好使用。
这些庄稼汉,平时干农活,都有一把子力气。臂力、腰力都很大,身体耐力也好。穿上铠甲,拿起瑞士长戟,可以战斗很长时间。
平时他们的训练就是团体队列,按照各个社组成小队,生产小队长就是民兵小队长。民兵的战斗方式,就是集体作战,严禁个人离开团队。每一个小队就是一个整体单位。
因为时25户一个社,每家的壮丁不一样多,所以各个社的出兵人数也不一样。像是司家今天就出了两兄弟。
但是,为了便于管理,这些民兵队伍还是按照社来组织,十个社组成一个区,也就是一个坊。
一个坊由十个社组成,有250户居民。一个坊的壮丁基本上就有一个营了。由生产大队长兼任军事负责人。
老钟头今年五十三岁了,虽然一脑袋的花白头发,可是他很强壮,脾气也非常火爆。因为处事公平,深得人心,被选举为幸福社的生产小队长。
“大伙都按照四路纵队站好队,快点。”老钟头大声吼道。
“都互相前后检查一下,盔甲有没有穿好,武器带没带齐。一定不要粗心大意。出了城,打起来,蒙古人可不会让你回家去取,到时候可没地方哭去。”
众人一阵哄笑,老钟头总是这么幽默。
每个壮丁,一身板甲,一支瑞士长戟,腰上挂着一支雁翎刀,后背还背着一支棘轮上弦的钢弩。箭囊里还有三十支弩箭。
之所以装备弩,是因为这些农民没有时间训练弓箭,弩这东西是直射武器,上手快,只要准星对准了基本能射中。
一阵金属的稀里哗啦声,众人互相检查完了,纷纷说没有问题。
“现在报数”老钟头大吼道。
“一、二、……七十八”
今天幸福社一共出动七十九人,全部到齐。
“好了全体都有,跟随我去广场汇合。”老钟头说着,带着幸福社的壮丁, 轰隆轰隆的跑步,向城中心的广场赶去。
此时的城中心广场,灯火通明。
安三溪和黄三等人站在戏台上,看着下面集合的三个骑兵团和密密麻麻汇集而来的民兵。
各个社区的头头,带着自己的人找到位置后,先整队站好。小队长们负责约束队伍等待命令。大队长们都去戏台上开会,听安三溪和黄三布置任务。
戏台上,灯火通明,十几盏电石灯照耀下,亮如白昼。
戏台的北墙挂着一副地图。
上面已经标识好了进攻的箭头,非常清楚。
二十四个大队长和三个骑兵团的营以上军官,正在听安三溪布置任务。
黄三的步兵负责防守,防止蒙古人偷袭,不参加这次反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