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杨凡的佃户 (3/5)
先给家丁和军队的家属分最好的地,然后才给后来的流民分配荒地。这件事。他们也能理解,毕竟那里不是都有亲疏远近的。
人家军属尤其是那些阵亡了子女的家属,人家为了老爷拼过命,自然要有好的待遇。自己这些逃荒的怎么敢有非分之想和人家本地户比。
这些地只能靠人力驱动机井来灌溉。
有的地方,农民多花些钱,可以购买用畜力转圈驱动的机井。
不过张老实不愿意那样做,他不是贷不下来款,而是他爱惜牲口。
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佃户。那里养的起牛来。
这辈子托了杨老爷的福,肯借钱给他们买牛。他对这头三岁的小牛,心疼的不得了,半夜都要起来给喂食。就怕它掉膘儿。
平时用过一次,都洗刷的干干净净的。
他舍不得让耕牛去转机井打水。宁可自己下力,人力压水灌溉。
张老实光着膀子,双臂肌肉坟起,玩命的压着水井。地下水从出水口喷涌而出,很快就把一亩地都浇了一遍。
他们一家来到这里,贷款简单修了个土坯房子,配上了锅碗瓢盆,衣服被褥,铁制农具,甚至还买了一头牛,一副犁杖。
五十亩地,没有牛是真的翻不了地的。
他们都欠下了杨老爷吓死人的债务。
好在利息很低,低的让他们难以置信。
春耕开始后,甚至连种子都是和兴和种业赊购的。
开始他们都不敢借钱,被家乡士绅们的印子钱吓坏了,就怕几辈子还不清。将来卖儿卖女都还不清。
钱庄的跑街们就一笔笔的跟他们算账,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努力种地,这些债务是还得起的,而且期限长达十年,逐年还本付息的。
利息非常低,不需要抵押物,只有年息两厘(2.4%)。
张老实一家,既高兴又害怕。
高兴是因为自己家一下子就什么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好好的给杨老爷种地就行。
害怕的是这些从来没有听说多过的债务算法,让他们这些老实巴,交不识字的农民深深的感到恐惧。
可是,他们没有选择,不在杨老爷这里干,难道全家饿死吗。
或者去拉纤,那样也许还能生存几年。但是,沦落到纤夫,运河两岸也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了。
算了,一切听天由命吧。
他们只是想着玩命的干,早点把债务还掉。
“当家的,歇歇吧,这一上午你都浇了十五亩地了。”
听声音是婆娘来了。
张老实的婆娘长得很壮实,黑红的脸膛儿,结实的身体,一看就好生养。这种类型也是农民最喜欢的理想类型。
毕竟一个大脚的壮劳力才是家里实实在在需要的。
“你快吃饭吧,我来浇地。”说着婆娘就把他推到一边,然后撸起袖子,开始压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