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鱼吃小鱼 (3/3)
毕竟是勋贵子弟,故而朝廷还能对他信重。孙元化更是正经进士出身,以文官带兵。刘兴柞原是东虏贼将,走投无路投靠大明,这种人怎能倚重。
“外人未必不可靠,不试一试,谁又说得准。”杨家家主道,刘兴柞是外人,在大明根基尚浅,比之他人更易操纵。
“那你们试一试,东江我记得还有一个陈继盛,他和刘兴柞旗鼓相当,你们要扶持刘兴柞,务必不能短了陈继盛,以免一家独大。”钱龙锡指点道,他曾协理詹事府,对辽东兵事见解独到。
各家家主面面相觑,照钱龙锡的想法,岂非支出加倍,便有些不乐意,钱龙锡是个正经科举出身的士子,生来不事经营,他不知王朴那边有泼天大的商机,就拿缴获了草原上的牛马来说,便是实打实的收益,俘获大量的蒙古鞑子也可贩卖为奴,鞑子的土地种植出棉花和其他作物也能盈利,虽然不算丰厚,胜在细水长流。正如王雁在商机意向书上所说,北方天灾兵祸连年,粮价将飞涨,可将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通过王朴的走私海船运往北方,南方司空见惯的大米到了北方就价比黄金,这才是一本万利的发财经,就如今朝廷的三响课税之害来看,北方至少还能打个几十年,这门生意能把北方的银子大半都挣到手里,现在投下去几百万两银子不算什么。但是刘兴柞只区区一皮岛,未见有什么长久不停的商机进项,看他可怜,打发点银子就罢了,还要再添一份给那个陈继盛,大可不必。
“一家独大不是更好吗,省了两拨人火并。”
“不,恰是相反,东江镇苦寒之地与江南繁荣之地不同,那里的人向死而生,刀口舔血度日,他们为了活下去早已抛了廉耻良知,又岂知礼法体统,这等穷山恶水的地方,凡事都靠刀子决生死对错,其实也无所谓对错,生就是对,死就是错,大鱼吃小鱼更乃经常,两条同等大小的鱼儿会因为忌惮两败俱伤而相安无事,你们养大了其中一只而不养另一只,迟早出乱子。”钱龙锡道。
“钱翁高论,我等受教。”各家家主欣然拜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