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0124 南京户部不能失去印刷厂,就像洋夷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2/5)

bsp;裴元闻言,大约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刘瑾掌权之后,曾经推出一系列的新政,共涉及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零零总总有八十五项,基本上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为了方便官民理解政策,防止有人曲解为祸,刘瑾还将这些施行方法,汇编在一起,做成了一本《见行事例》。

    凭裴元个人的感觉,这些变法做出的改革,整体应该是比较积极的。

    因为如果是恶政的话,以大明文人那张嘴,肯定是早就一条条列出来鞭尸骂臭了。

    可他们集思广益,研究了半天,最后给刘瑾弄出的罪名居然是谋反。

    刘公公虚岁都六十了,连鸡鸡都没有。

    正德元年的时候,他还在管理宫里那些敲钟的,正德六年他就敢当皇帝了?

    就算是爽文大男主,也不敢这么想吧?

    而且大臣们还把朱厚照领到刘瑾家里,当着他的面搜出来一把小扇子,嚯,还藏了两把匕首。

    朱厚照那是史书有载,敢和虎豹肉搏的男子。

    一个虚岁六十的老头,得是吃了什么假药,才会拿着小扇子去刺杀这么猛的天子。

    但是百八十个文武官员,当时就光着膀子,很强势的围着皇帝说,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们是信了。

    朱厚照想了想说,那我也信了。

    于是刘公公被凌迟了三千多刀,成了大明死的最惨的人。

    刘瑾新政中,其中就有许多是针对盐政的。

    而且刘公公对盐政下手特别狠辣。

    所办的第一桩大案,是让御史和给事中,去查盘变卖扬州两淮运司商人杜成等人名下的“革支盐引”一百一十六万引。

    革支盐引是什么?

    那就是权贵们可以操作的“残盐”。

    听听“残盐”这词。

    那“残盐”又是什么呢?

    就是不在记录的,能批条子提走的好盐。

    那杜成又是谁?

    那是朱厚照舅舅张鹤龄家的白手套。

    事情是不是就很清晰。

    第二桩大案是杨镇借督办织造的名目,沿途私自买盐卖盐,从中牟利的事情。

    那杨镇的身份呢?

    乃是内官监的掌印太监。

    第三桩,就是刘瑾针对盐务提出了赔纳亏折的考核办法。

    也就是说,所有经手盐务的文官,只要在任内贪赃亏损,就终身追责,必须给国家补上。

    ——这可太他妈可恨了。

    天下谁不吃盐?

    只要从每个老百姓嘴里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第一废太子 快穿:配角摆烂,师父崩人设了? 诱婚成瘾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印度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盛世风云铁马劫 1980巴山猎耕记
相关推荐:
咦!犯罪系统还能这么用? 被全恶人读心后,摆烂炮灰赢麻了 第一废太子 盛世风云铁马劫 逃之妖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