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知己 (2/4)
汤,辨其老嫩;火需恰当,知其进退;茶要上乘,器要精良,技要纯熟。”
“水、火、茶、器、技,五者调和,方得一盏好茶。”
“可惜啊。”
她轻轻叹了口气。
“这道理,世间多少男子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懂。”
“他们眼中,只有争权夺利,只有党同伐异,只知一味猛火,最终烧干了茶,也烹裂了器。”
谢苓的眼神,落到了她身旁的书案上。
那书案上,摊着一本翻得很旧的《孙子兵法》,上头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用朱笔做的批注。
她伸手把那本书拿了起来。
“所以,我们才更要为自己争一争。”
谢苓的声音,沉静而有力。
“这天底下,不能光让他们男人当成棋盘来摆弄。”
她翻开书,正好翻到了《虚实篇》。
林稚鱼手里拿着的茶筅,稍微停顿了一下。
她抬起头,朝着谢苓看过去。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林稚鱼轻轻地念着,好像是在回应谢苓,又像是在给兵法做批注。
“庙堂之上,何尝不是如此?柳贵妃看着盛气凌人,实则不过是柳家的棋。二皇子看似得势,实则根基未稳。”
“大家都觉得太子很软弱,可是谁又能明白,这说不定就是‘故意向敌人示弱’的手段呢?”
谢苓的手轻轻地在书页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几个字上摩挲着。
“嗯。”
她应了一声。
“有时退一步,非为屈服。”
“乃为将来,能一举踏碎凌霄。”
这话既是在说太子,也是在说她自己。
说她今日,在崔盛面前的暂时退让。
“铮”的一声轻响,茶筅再次停下。
第二盏茶,成了。
汤花更为匀厚,紧咬盏沿,久聚不散。
林稚鱼就把这盏茶推到谢苓跟前。
谢苓把兵书放下,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小口。
茶汤入口,初时是微苦,转瞬便化为甘醇,余韵悠长,如山间清泉。
“这茶真不错。”
谢苓放下茶盏,眼睛盯着林稚鱼。
“有静气。”
“也有杀心。”
林稚鱼笑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