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家属的“帮助” (2/3)
nbsp;……
【抑郁症】是绝对归属进【精神疾病】范畴的。
尤其是眼前的来访者是有过服药史、咨询史的来访者。
南祝仁虽然和翁娉婷说起来的时候自信满满,但真正接收的时候还是打起了百分之百的精神。
他首先着手进行个案概念化,从多个角度形成对来访者的初步印象。
对于其他初次会谈、有抑郁症倾向的来访者,一般都是要通过专业的量表和问诊,区分开来所谓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这一步通过量表就能够实现,主要是SDS抑郁测评量表和SCL-90自评量表。虽然根据来访者一起过来的资料里面有明确的抑郁症相关症状和治疗过程,但南祝仁出于谨慎的目的还是重新过了一遍。
反正也用不了多久。
而确认抑郁症之后,就要确认随后的连串信息,包括最近一次抑郁发作的情况、最初抑郁发作的情况,以及最重要的——自杀评估。
这些都会在书面形式让来访者先做一遍阐述,而南祝仁在咨询的时候也会进行验证。
此刻,南祝仁一个人坐在咨询室里。
来访者在做完量表和问卷之后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南祝仁就利用这个空档快速地浏览了一下对方写的东西。
随后把这些信息在心里整合,大概有了个底。
咔嚓——
来访者喝茶的时间结束了,踩进咨询室。
南祝仁第一时间抬头,露出一个自然又温暖的笑容。
他把左手撑在膝盖上做出要站起来的姿势,右手顺势指向沙发的位置:
“请坐。”
“啊……谢谢。”来访者迟钝了两秒,答道。
南祝仁卡了个时间,当来访者坐下来的时候,他正好站起来一半。当来访者坐下的时候,他也顺势坐下。
正好表达出咨询师的礼貌,给出关怀,但又不会表现出过犹不及的刻意重视。
南祝仁也结合自己拿到的资料,开始打量来访者。
来访者男性,三十六岁,一米七出头的身高。
很瘦。
面颊肉眼可见的凹陷,有着淡淡的黑眼圈,整个人在不由自主地散发出“疲惫”两个字。
在接触到南祝仁眼神的时候,他朝着南祝仁露出一个笑容。
“你好。”
【嘴角上扬、眼角也有弯曲。】
【但是,程度不对,速度不对。】
情绪传递到引起表情的变化是很快的,尤其像是惊喜、快乐等等之类的表情,峰值更是转瞬即逝的。
【但他的笑却维持着一个平稳的程度,超过了3秒。】
有一点点棘手。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