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面目 (2/3)
不是绝对的,很多资深的咨询师发展到后期都会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据南祝仁所知,有个名声在外的高级咨询师就非常擅长和来访者【对峙】,乃至于是【训斥】。
经常把来访者骂到痛哭流涕,但来访者哭完都表示自己获得了新生。
南祝仁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估摸了一下时间。
那就再推一推咨询的进度吧。
在刚刚咨询的时候,南祝仁敏锐地发现了陈婷的身上有一种与“紧张”十分相似、但又有着细微差别的肢体表情。
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信号。
这个信号在以下的三种情境中出现过并且波动:在看到南祝仁之后、在南祝仁开口说话后、在她自己提及自己的妈妈的时候、提到学校的时候。
初级的微表情观察能够察觉到这种信号,但是对于这种信号所蕴含的意义却无法解读。南祝仁后续用投射测验除了验证“陈婷的抑郁症是假装的”之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种身体信号对应的情绪。
最终,他发现陈婷在面对两张情绪卡片的时候,出现了同样的情绪:熊、还有蜘蛛。
而对应的情绪,是【害怕】!
彼此串联一下,南祝仁心中有了计较。他开始梳理其中的逻辑,在一个个节点之间连线,在看到陈婷脸上依旧带着的紧张和戒备,开始组织语言。
现在南祝仁和陈婷之间已经构筑起了一种【对峙】的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下由南祝仁自主挖掘出【对峙】的目的,就能够很轻易地把咨询进程往前推一大步。
但是挖掘的方法要讲究一点,他不能直接说是靠着“微表情解读”得出的信息。
这样的话,后续可能反而会让来访者更倾向于隐藏自己。
“我曾经接待过几个假装精神疾病的来访者,他们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两大类:一、博取关注;二、逃避某些事情。”
“虽然你‘生病’之后便开始由母亲陪同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你对于心理咨询一直秉持排斥态度,也就是说你并不享受这种‘生病’后被照顾的状态。所以我排除掉第一种可能,你并不是博取关注。”
“那就是逃避。”
南祝仁看着陈婷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化:“你刚刚结束高考升入大学,学校等级很高,专业也很好。但是你却选择了‘抑郁症’,这是一种在如今的高校中只要出现,就会让所有的相关人员严阵以待的病症。”
“所以你应该是在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导致你想要离开那个环境。”
“或许是宿舍关系,或许是恋爱关系,或许是你升学后发现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总之你想要离开那个环境。”
陈婷的表情继续崩解。
南祝仁还在继续:“但你有个强势的母亲。或许是你对她失望,或许是对她太过惧怕,反正你没有和她交代你遇到的困难,你只能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让自己免于伤害。所以你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抑郁症’作为自己的盾牌。”
在这一串的“推理”中,南祝仁用了很多的“猜测”和“经验总结”,梳理出了一个大致的脉络。
相比较于“微表情分析”,“经验”是一个更能让人信服、并且放下防备的理由。
而陈婷越听,眼睛瞪得越大,到后面甚至是好像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