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动力学诠释】 (3/5)
p; 回想到不久前在医院的对话,南祝仁心里叹了一口气。
不过很快他又打起了精神。在第二次咨询就把来访者的背景信息了解到这种程度,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南祝仁现在的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南祝仁沉下心。
与此同时。
咚咚咚——
传来敲门声。
南祝仁的视线恢复焦点,退出思考状态:“进。”
……
和上一次那种无所谓咨询是否能够再进行的表现比起来,这次来访者多了很多反应。
这是一个好消息,不管来访者的反应是好是坏,这都意味着对方和咨询师的咨询关系确实已然建立。
只不过两周的间隔时间,确实是有点长了。
在漫长的间隔期中,咨询师因为职业性质的问题无法和来访者保持工作之外的联系,会让【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来访者产生极强的【被抛弃感】。
而在这种【被抛弃感】又会驱动出极强的焦虑,这种焦虑结合来访者【情绪波动大】、【自我身份认知紊乱】等等的特点,具体会有如下的集中表现:
一、理想化消退后的愤怒爆发。来访者会生出“我以为你会和别人不一样,结果你根本不在乎。”“这段时间我过得糟糕透了,而你却什么也没做。”的想法,进而将情绪宣泄到咨询师的身上。
二、过度依赖。间隔期让来访者感到与咨询师的联结被切断,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导致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会急切地需要与咨询师分享,渴望得到大量的关注和时间。
三、退缩与疏离。来访者在第一次咨询打开心扉后,会感到强烈的羞耻和恐惧,产生害怕被看穿、被吞噬的想法。
南祝仁观察着来访者的反应,判断她现在的状况。
他提前做了好几个预案,就是要根据来访者接下来的反应调整。
就看到来访者坐下来之后,就开始做出胳膊半环抱的姿态,手指摩挲着自己的衣袖。
她的呼吸很浅,身体无意识地前倾,视线一会看着南祝仁,一会又移开。
一言不发。
同时——
【眉毛上扬并聚拢,内侧向上提升明显——悲伤眉。】
【嘴角上扬,但是眼周肌肉没有参与,而且笑容非常短暂。】
看到这种反应,南祝仁心里就有底了。
属于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的复合态,而且是应该是更加偏向第二种的状态。
眼见来访者没有主动开口的意思,南祝仁便率先开场:
“好久不见了,上一次咨询是两周之前的事情了。”
南祝仁略微拉升了自己笑容的弧度,让它显得温暖和亲和,对上一次咨询进行总结:“上次在这里的时候,我们总结了一下你过去咨询遇到的问题,然后对你觉得重要的梦进行了探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