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助人自助(求追读) (2/3)
这是想争夺对话主导权吗?”
这么说着,翁娉婷开始严肃了表情。
只是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笑还勾着,没有刻意保持,也没有刻意压制。
她手上开始翻阅南祝仁整理的关于三名来访者的资料。
咨询师对于每一名来访者资料本来就有整理归档的责任,而上级督导咨询师也有检查的义务,翻阅不算违反保密条例。
“先说说今天的两个来访者吧,听说一个你直接放走了,另一个却卖了最高规格的套餐?”
“而且走的那个是十八岁小青年,买套餐的是三十多的老板?”
翁娉婷的语气微微上扬,显然对这种情况相当感兴趣。
南祝仁耸耸肩:“第一个来访者没什么好说的,他甚至比我们办公室里面的多数人都要健康。不过是一个小年轻出于对心理咨询的好奇来看看,同时想要找个人好好聊天而已。”
南祝仁总结:“一次咨询对他来说就够了。”
翁娉婷却意有所指:“我听说你和沈兵好像有点争执?因为你主动放走了这个来访者,甚至没让沈兵入场推销套餐?”
职场的办公室果然没有什么秘密。
鬼知道这种情况是怎么让上级主管知道的。
南祝仁解释得理所当然:“我觉得没有必要。”
翁娉婷强调:“你要知道这个来访者经济状况优秀,且有主观咨询的意愿。哪怕他后续不过来看病,只是找熟悉的咨询师聊天,说不定都会很乐意买套餐。”
南祝仁听言后想了想:“老板那边会不高兴吗?”
“会。”
“那主管你呢?”
翁娉婷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拐了个弯:“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来访者确实有什么心理问题,比如他的职业生涯规划遭到了父母的过度干涉,进而引发焦虑和抑郁之类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做?”
南祝仁想了想:“先排除器质性病变……”
“不用这么冗长,直接说你的咨询干预思路!”
南祝仁答道:“如果有抑郁的话,首先评估自杀风险。然后在第一次咨询中做好情绪安抚,收集信息,时间够的话教他一些能够缓解情绪的办法。”
“然后呢?”
“然后不下去了。”南祝仁耸耸肩,“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才能知道问题的成因——比如到底是原生家庭压力过大,还是年轻人认知结构不完善钻了牛角尖。同样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成因,干预的思路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翁娉婷挑刺道:“第一次就教来访者怎么调节情绪,会不会太急了?”
南祝仁答:“每一次的咨询都要当做最后一次来做,起码要保证来访者有所收获。而且——助人自助嘛。”
“助人自助。”翁娉婷重复了一下,点头,她一直在点头。
“这个回答让主管你高兴吗?”
“你可以叫‘娉婷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